战国时期中山国的兴衰与军事外交战略的演变

发布时间:2014-05-05 13:51:45
   海洋是自然赋予人类的最广阔、最便捷的通道,然而在古代国人的眼中,一向视海洋为畏途,望之而却步,“望洋兴叹”一句成语,足以道破对海洋的屈服。对于中国人来说,海之外的想象力和向往感是缺失的。海洋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从属于陆地,海洋和山川大漠一样作为中华民族的保护屏障而不是通道。虽然也有海洋行动,包括波澜壮阔的郑和下西洋,但是有海洋行动而没有海洋观念的后果是:行动并不持久,观念也无法深入,最终蛰伏于大陆。海洋观念的缺失,不仅禁锢了走向海洋的脚步,也遮蔽了看世界的眼睛。西方国家很少讲海防,它们在第一层面讲海洋,因为它们看重海洋可以带来巨大的商贸利益;第二层面讲海权,因为它们认为海洋问题的实质在于海权,而要获取海权必须积极主动进攻,而不能限于如何防守。在近代中国,海洋问题被矮化为海防问题。长久以来中华民族在广阔陆地上生生不息,生于斯,成于斯。中国文化以防御性为主导,长城式的防御体系已经凝固在民族文化中,自然也会将它移至于海上。清代早期,闭关锁国的国策在军事上的反映就是全面防守。而晚清海洋是近代中国受侵害的一个方向,是西方获取利益的一个通道。矮化为海防的海洋观直接的影响是甲午战争的失败和海军改革的急速衰落,长远的历史影响就是中国在近代又失去了一次发展海上力量的良机。
  近代海洋观念是国防破碎中的海洋观念,没有稳定的内部环境作为支撑的海洋观念是沙地中的楼阁。世界近代海军强国的发展道路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图景:稳定的国内环境为海上力量的崛起提供了政治、经济和理论支撑。德国、日本、美国都是在19世纪中期内部稳定的情况下如饥似渴地接受马汉的海权思想,全力推行海军改革。中国近代海洋拓展的最大困境就是,国内混乱和分裂不断,外部危机频发,塞防和海防往往同时告急,这就使得刚刚点燃的海洋观念摇曳不定,更难谈继续深入,中国近代海洋观念就在这困境中周周转转错失良机。历史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高度决定视野,视野决定认知水平。今天我们应当站在更高的层面,以地缘战略的视野来观察和思考海洋问题,以实现对海洋认知的新超越。
  首先,从“陆海兼备”的大背景中认识中国海洋问题的战略特性。中国从自然条件来看是一个陆海相接、坐陆临海的国家。1840年以前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主要是“大陆”的特性在起作用。进入近代以后,海洋的重要性显着上升,海洋对于中华民族安全与发展的利害关联度空前提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和经济实力的大幅提升,中国地缘战略辖区最大的特点就是陆海兼备。一方面,中国本土经济发展对海洋的依赖性,或者说海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空前提高;另一方面,对海洋安全的维护问题变得更加紧迫,而且海洋安全更加有赖于充分发挥陆地本土的优势。今天我们可以着力发掘陆海兼备的独特地缘优长,从此出发构建中国特有的地缘战略,将以陆制海与以海制海相结合。以此为基础统筹本土防卫和海洋安全,使陆地和海洋在中国国家安全中高度一体化,构建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布局。
  其次,在西北太平洋的大框架下把握“整合海洋”。由中国本土向太平洋延展,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的区域:一是海岸线及领海区;二是第一岛链内海区;三是第一岛链与第二岛链之间海区;四是第二岛链以远海区。近代中国对海洋的关注与筹划基本上都局限于前两个区域,也就是局限于海岸与近海。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逐渐认识到近海区域的局限,纷纷将目光伸向第二岛链、伸向整个西北太平洋,提出了“蓝水海军”的概念。这种视野的拓展,带来的是一种新的地缘战略观念,意味着我们可以对中国近海各海区的内在关联性有一种全新的审视。因为当我们将目光投向第二岛链及太平洋时,发现无论是黄海、东海还是南海都在同一视域之内,它们原本就是一体的。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