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经济”次协调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15-11-08 07:01:51
   摘要:区域“生态-经济”次协调是指经济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处于“有序稳定态”与“无序混沌态”状态之间, 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动态均衡即将被打破, 仅通过系统自我调节机制很难恢复到原有均衡状态, 若控制不力, 极易发生不可逆突变的一种系统运行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与薄弱的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破解“生态-经济”次协调, 需要发展绿色经济, 解放和发展生态生产力, 建设生态文明, 构建生态经济系统和谐均衡, 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经济”次协调; 生态子系统; 环境承载力;
 
  
  一、区域“生态-经济”次协调的内涵与特征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耦合所构成的复杂巨系统。其中在区域经济子系统内部,各个产业之间不是简单的堆积,而是按照一定的生态经济规律有机的组成一个整体,其具有特定的时空结构,并在各个要素和组分的自组织机制下形成具有质、量、序的有机整体。区域经济子系统的质就是构成产业结构的各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模式的优劣性;区域经济子系统的量是指系统内部各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数量关系;区域经济子系统的序是指系统内部各组分和要素相互制约与影响的机制,区域经济子系统是一种有序结构,其系统结构状态可以用状态参量来进行刻画。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结构来看,一方面区域生态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之间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还有着价值流的循环与转换,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外部性的存在,区域经济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反馈机制,也即任何区域经济活动的成本既包括对各类生产要素的消耗,也必然会因经济外部性对区域生态子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决定了经济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之间存在独特的反馈机制,也即区域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必将作用于经济活动本身,进而影响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由于区域经济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之间反馈机制的存在,其运行状态存在着“生态-经济”协调、次协调、失调三种状态。区域“生态-经济”协调是指在生态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各自内部及二者之间的物质、能量的循环中, 不断增加积累量并使流速加快, 进而达到劳动消耗减少, 价值增值效率不断提高, 处于最佳生态经济效益的状态。其具有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能量、资金的高效、低耗、优质、无污染等特征,具体表现为系统的能量转化率持续稳定提高;系统的投入产出比持续稳定上升;生态环境结构不断完善等方面。区域“生态-经济”次协调 (Eco-economic Paraconsistency) 是指由于经济系统结构性问题,经济系统突破生态承载力极限的风险极大,生态经济系统稳定性下降,系统处于“有序稳定态”与“无序混沌态”之间,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均衡即将被打破,仅通过系统自我调节机制很难恢复到原有均衡状态,若控制不力,极易发生不可逆突变的一种系统运行状态。一般而言,区域“生态-经济”次协调具有“状态参量潜伏性、局部行为混沌性、系统结构突变性,系统风险巨大性”的特征。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处于次协调状态,将会影响区域高质量发展,因此,科学认识并应对“生态-经济”次协调,是破解区域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区域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区域“生态-经济”次协调的现状趋势
  
  目前,我国仍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期,区域生态承载力与经济迅速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生态-经济”次协调的现象仍然存在。以河南省为例,近年来,河南省通过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绿色发展,有效地提升了绿色发展能力和水平,但是仍存在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绿色发展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区域“经济-生态”矛盾较为突出,生态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之间出现次协调状态,制约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承载力下降,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减弱
  
  区域生态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相互耦合,相互支撑,一般而言,区域生态子系统发挥着为经济子系统提供资源、能源以及处理解决系统产生的废弃物的功能。在生态经济系统中,如果经济发展对生态产生的负面影响过度,就好导致环境容量变小,生态承载力下降,进而导致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能力衰退,区域生态环境对经济系统发展的支撑作用减弱,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就会减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会降低。目前,我国区域生态承载力下降进而导致其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减弱的现象较为普遍。以河南省为例,长期以来,由于河南人口总量大、人均占有资源少,经济发展模式相对粗放,区域开发强度相对大,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较为突出。同时,河南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约束加剧,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开采量均已过半,储量远远不足以支撑经济发展;水资源缺乏且年际与地域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人均耕地面积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4,土地资源承载力较重,土地开发程度较高,土地人口承载压力较大。综上所述,在自然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日益加剧的背景下,随着河南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其对自然生态的承载力和环境容量造成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导致区域生态承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较为突出,呈现出“生态-经济”次协调的趋势,对社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造成潜在阻碍。
  
  (二)经济模式呈现粗放性,对生态环境恢复压力增大
  
  以“耗能耗、高排放”为特征的粗放经济模式仍然存在,其具体表现为经济子系统呈现“能源结构高碳化、产业结构重型化、技术结构高碳化”等特征。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必将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削弱区域生态承载力,对生态环境自然恢复造成压力。以河南省为例,长期以来由于产业绿色化程度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以资源能源型加工业为主的重化工业比重较大,河南经济发展模式整体呈现出粗放化的特征,具体而言其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水耗等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粗放型增长模式驱动下,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深入,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必然会呈刚性状态增加,将会对区域资源支撑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严峻的挑战。同时,由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任务仍十分繁重。综上所述,由于粗放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尚未根本扭转,以创新驱动为动力的集约型发展模式尚在形成之中,因此河南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较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风险。
  
  三、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在科学分析区域生态经济系统次协调关键因素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低碳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绿色发展”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解放和发展生态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之间矛盾,消除区域生态经济系统次协调,构建生态经济系统和谐均衡,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绿色经济体系
  
  要消除区域生态经济系统次协调,推动区域经济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协调发展,其根本着力点在于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入手,从根本上摒弃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降低其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而化解区域生态承载力面临的风险与压力。因此,区域发展过程中,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全面统筹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依托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由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绿色驱动转变;通过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化、产业模式低碳化、产业布局集聚化,构建绿色经济体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高能耗、高排放向低消耗、低排放的根本性转变。
  
  (二)转变资源利用方式,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导致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运行失衡,出现生态经济次协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低效率的资源利用方式与有限的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突出。转变资源利用方式,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应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秉承“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通过深入推进区域能源资源供给侧改革,优化能源资源供给结构和消费结构,从顶层设计上引导资源能源节约高效利用;在微观层面,进一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提升节能减排能力和资源高效利用水平,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能源、水、土地等要素的消耗强度,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节约高效利用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
  
  (三)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升区域生态承载能力
  
  区域生态子系统涵盖了水体、土地、大气、生物、矿产等要素,其生态资产品质的优劣、生态代谢能力的高低、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区域生态承载能力的高低。因此,破解区域生态经济次协调,一方面需要从经济子系统着手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区域生态承载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在实践中,一是加强环境容量管理, 实行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 建立健全跨流域、跨区域的污染联防联控、跨界防治机制, 加快改变环境容量超载状况,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由末端防控向环境质量控制转变。二是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等体制机制建设,以抓制度求落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区域环境承载能力。三是推进企业生态责任体系建设。明确企业的生态环境责任,通过完善企业产品环境管理体系,推动企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等措施,发挥企业在微观环境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在微观源头上减少经济行为对环境的破坏,进而推动环境承载力提升。
  
  (四)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为区域生态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谁改善,谁得益”“谁贡献大、谁多得益”的原则,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政策。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对纳入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生态功能县 (市、区) 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完善交界断面河流水量水质目标考核办法,建立辖区内的生态补偿机制,健全流域区域生态补偿资金管理,逐年提高资金额度,生态补偿金额与河流交界断面水质、大气环境质量、当地政府环保业绩等因子挂钩。完善对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财政专项补助政策,加大对自然保护区财力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分类补偿与分档补助相结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扶持力度,重大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实行省、市、县联合共建。
  
  【相关链接】
  
  生态经济简称ECO, “ECO”取自“经济的 (economic) ”和“生态的 (ecological) ”两个英文单词的词头,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指资源利用在时间维上的持续性。在人类社会再生产的漫长过程中,后代人对自然资源应该拥有同等或更美好的享用权和生存权,当代人不应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换取自己的舒适,应该主动采取“财富转移”的政策,为后代人留下宽松的生存空间,让他们同我们一样拥有均等的发展机会。
  
  指资源利用在空间维上的持续性。区域的资源开发利用和区域发展不应损害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并要求区域间农业资源环境共享和共建。
  
  指资源利用在效率维上的高效性。即“低耗、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它以技术进步为支撑,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量和环境代价,来不断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率和社会经济的支撑能力,确保经济持续增长的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
  
  在自然界,任何生物群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通过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与其生存的环境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共同形成一种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换句话说,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地区内,生物和它们的非生物环境(物理环境)之间进行着连续的能量和物质交换所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参考文献
  
  [1]李攀。五大发展理念的生态经济学研究[J].党政干部学刊, 2017 (3) :48-51.  
  [2]李宇佳。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我国生态经济的发展[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 31 (3) :25-27.  
  [3]田文富。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四个河南”建设[J].决策探索月刊, 2015 (11) :81-82.  
  [4]陈雯。生态经济:自然和经济双赢的新发展模式[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27 (1) :1-5.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