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智慧城市构建中推进区域产业经济融合的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14-04-08 21:54:13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部分地区呈现严峻的“城市病”, 如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经济发展受限等, 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与绿色、持续的发展理念相违背。由此, 构建智慧城市的理念应运而生。2014年, 国务院提出智慧城市建设是推进未来大城市持续发展的内驱动力, 截至2017年3月, 全国已有超过500座城市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智慧城市。基于此, 本文首先对智慧城市、区域产业经济的概念进行阐述, 随后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理念, 对智慧城市及产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深入剖析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最后, 以“创新发展”为主线, 探索智慧城市构建中推进区域产业经济融合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智慧城市; 区域产业; 经济融合; 路径选择;
 
  
  国外早已开始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探索, 如韩国的“U-City计划”, 即借助于互联网、数据库、通信等一系列技术, 对城市民生、环保、交通、资源配置等进行智能化的规划, 突破城市发展瓶颈, 促进区域产业经济的和谐、可持续成长。当前, 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构建智慧城市建设是必然趋势, 而以物流网、云计算为代表的移动技术为智慧城市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将逐步孕育出开放的区域产业经济创新生态。
  
  一、智慧城市与区域产业经济的概念
  
  智慧城市 (Smart City) 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借助于新一代信息技术, 实现各项资源融合, 形成全新的管理模式。事实上, 大数据、智慧城市、数字经济概念交互, 最终都提出了“互联网 数字经济”, 使大数据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引擎, 深度挖掘和解读智慧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通过持续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的融合, 促进区域产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无论是公共服务、城市建设、商业体系等都突显智能化特点, 促进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运行。
  
  区域产业经济 (Regional Industrial Economics) 也称为地区产业经济, 是指某一行政区域各产业融合发展, 如优化产业结构、科学产业布局等。实施智慧城市建设以来, 国内区域产业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尤其是向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转型, 向价值链中上端发展。如现代农业呈现科技化、智能化、规模化发展态势, 第三产业呈现聚集化特征等, 都已成为影响全球经济与政治的重要力量。
  
  二、我国智慧城市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现状分析
  
  自智慧城市的概念被提出以来, 我国一线大城市率先响应并付诸于行动, 沿海发达城市更是将智慧城市的构建将作为新兴城市的“名片”, 如广州市。其中, 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其重要支撑, 更是实现城市数字化运作的关键所在, 构建“互联网 政务”平台, 加快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进而服务区域产业经济。
  
  (二) 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2012年以来, 我国经济运行呈现“新常态”, GDP增速一直在7%左右徘徊, 如2017年, 我国GDP增速为6.9%.在2015年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 经济运行呈现高质量、稳定增长的态势, 尤其是“互联网 ”计划, 催生了电子商务、线上金融等新兴产业, “中国制造2025”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 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 也助推着相关产业的发展, 如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科技化发展, 与食品深加工企业衔接更紧密, 从粗放式增长向精细化管理迈进。工业型产业以创新为驱动, 技术成为发展主导, 逐步向工业强国转型。
  
  三、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我国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各大城市纷纷构建智慧城市, 目前一、二线城市已基本完成, 西部一些三、四线城市也着手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 但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 对智慧城市认识不足, 产业经济发展与智慧理念未深度融合
  
  一些城市在构建智慧城市时, 存在盲目跟风的问题, 本身未对智慧城市的理念进行深入的探讨, 未结合城市经济的特点。尽管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中, 制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 但未将其细化、落实, 导致执行起来没有依据、甚至重复建设投入。智慧城市并非单纯地引入互联网、信息技术, 而是将公共服务、交通运输、产业经济等进行资源整合, 加强信息共享, 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促进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受对智慧城市了解不充分的影响, 产业经济发展与智慧理念并未深度融合。
  
  (二) 缺乏科技创新, 产品附加值低
  
  尽管自2015年起国家便倡导经济发展以创新为驱动, 着力推进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 但受传统思想、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目前我国城市在构建智慧城市时, 产业经济发展并未实现智慧化, 而是依旧沿用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 如设备、技术投入等处于落后状态, 导致生产的产品附加值低, 不具竞争力。部分产业发展甚至未达到行业平均水准, 处于价值链中末端, 市场表现不佳。
  
  (三) 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产业经济协调发展难以落实
  
  目前我国构建智慧城市还处于探索阶段, 完全沿用国外发展模式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 但当前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导致一些政策难以充分发挥。如在构建智慧城市之初, 未制定具体的方案, 导致产业经济协调发展难以落实, 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有序发展。政府的扶持政策也有待健全, 如一些城市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中, 往往会招商引资, 但政策不明朗、不具连续性, 管理效果也难以发挥。同时, 我国大部分城市内部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不理想, 如信息共享平台资讯更新速度慢, 无法为产业发展提供动态的市场信息。
  
  四、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结合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特点, 可从以下路径展开, 克服现有的问题, 实现整体经济良好运行态势:
  
  (一) 加强顶层规划的设计, 切实提升城市本身的竞争力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发展的必然路径, 要采取长远规划的方式, 统筹全局, 结合城市的地缘位置、历史进程、自然资源等, 确保顶层规划设计的完整度。合理规划城市资源, 引入互联网技术优化配置资源, 合理布局产业结构, 促进智慧城市建设与产业经济的合面融合。发展产业经济必须结合城市特点准确定位, 打造产业品牌、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进而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将产业品牌推向市场。
  
  (二) 推进科技方面的创新, 构建经济发展共同体
  
  当前, 我国经济发展正向高质量、高效率转型, 必须以科技创新为驱动, 积极引入数字化技术, 全面优化传统产业,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更新传统产业的设备、引入先进技术, 积极发展区域优势、传统产业, 增加技术含量, 向价值链上端发展。注重产业链的全面改进, 完成智能化升级, 提高生产效率, 形成区域核心经济板块。尤其是制造业要加强技术的革新, 引入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理念, 注重自身研发能力的培育, 集中资源研发核心技术, 形成经济发展共同体。
  
  (三) 完善相关机制, 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完善相关机制, 推进智慧城市的持续性发展, 探索全新的发展道路, 促进区域产业的全面融合。政府构建明晰的扶持机制, 结合产业制定决策咨询机制, 研究市场推进优化机制, 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 必须构建完善的内部服务平台, 与区域产业经济相融合, 才能有序地实现城市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当前, 我国经济运行正呈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走势, 推进区域产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必须将其与智慧城市理念相融合。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加强顶层规划设计、推进科技创新、完善相关机制、加快服务平台建设, 有助于两者的融合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安鑫, 刘锋。智慧城市建设与产业经济融合发展之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 15 (10)  
  [2] 姚琳, 代燕。智慧城市建设下的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 (下旬刊) , 2018 (1) .  
  [3] 王湛晨。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 2016 (14)  
  [4] 夏兰, 陈健。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J].中外企业家, 2017 (30) .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