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性及其在区域发展能力理论中的拓展

发布时间:2014-08-25 21:30:06
  摘要:从区域可持续发展视角,可以把脆弱性看成是区域属性中结构与功能的显示性特征,同时也是主体行为能力状态的体现,是衔接区域功能永续与区域主体全面发展的最有效概念。论文以脆弱性为切入点,通过将其进行区域属性转化、研究其对行为能力的约束性,并探讨区域主体的可行能力与区域主体功能匹配的适应性过程,通过区域主体的可行行为约束集的规范作用,提高人类生存空间功能永续性保持能力,在区域发展理论中拓展脆弱性的同时,实现区域发展理论中能力论的拓展。
  
  关键词:脆弱性;区域属性;区域发展;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由工业化起点阶段步入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区域问题逐步凸显。中国区域发展实践表明,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协调问题在单个区域内难以彻底解决,区域不可持续性最终通过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与区域主体的可行能力不匹配体现出来。但是,目前国内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很少将区域主体功能与区域主体行为进行整合研究。
  
  由于实践经验积累不足及学科限制,虽然学术界对主体功能区的核心概念和战略目标的意见较为一致,但在区域功能异质性划分和区域适应性方面尚存在不足。受限于地理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建设,识别和划分区域主体功能的指标体系(如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环境容量等关键指标)、功能区判别标准等方面,忽视了区域属性和区域主体行为的交互作用,不能很好地揭示“区域功能稀少性”[1]的本质特点。而已有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区域属性的研究,过度关注要素的流动性及其导致的空间聚集效应,把空间要素的不可流动性作为一个假设条件,规避了要素不完全流动性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形成的约束条件,将不可流动的特定空间功能的永续性仅作为“外部性”问题处理,对于依附于不完全流动要素的区域功能的异质性、永续性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对区域主体的研究则通过理性经济人假设赋予人们强大的选择能力(假设人们掌握了与所从事经济活动相关的所有信息,并能迅速及时对信息进行处理,做出效用最大化的正确选择),掩盖了人们可行能力的异质性与相对不足的事实。
  
  基于上述理由,在已有关于区域发展能力理论的初步分析框架[1]研究的基础上,脆弱性为进一步细化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空间属性提供了一个视角。由于脆弱性的实质是人类生存空间功能永续性保持的能力不足,通过培育区域主体对于区域脆弱性的适应能力,也使得区域可持续发展由依赖国家倾斜性政策扶持转向凭借区域发展能力,变被动为主动。本文试图以脆弱性为视角,通过脆弱性的区域属性界定,在区域功能性完善过程中,分析区域功能制约性与区域主体可行能力的匹配机理,找出区域主体行为的约束可行集,以提高区域主体对区域功能的适应能力。
  
  二、相关文献评述
  
  脆弱性起源于自然灾害的研究[2],自Timmer-man P.(1981)首次提出“脆弱性”这一科学概念[3]以来,其相继在自然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区域系统扩展开来。不同学科由于知识背景、研究对象的差异,对脆弱性的见解和研究方式不同。21世纪以来,脆弱性一词已经在全球环境生态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频繁出现。
  
  脆弱性研究往往针对特定问题系统或区域展开,以下将从理论、实践和视角三方面进行阐释。
  
  (一)脆弱性中对于区域属性的研究阐释
  
  纵观三大系统现有脆弱性研究,主要着重于系统自身的物理特征进行研究,表现在系统的地理分布、系统的内部结构、区域系统的结构三方面。相应,缓解脆弱性的反脆弱性研究聚焦于脆弱性产生的各种诱因,倡导降低风险、提高系统抵抗力和恢复力,主要表现在系统对危害的防备和系统自身要素结构优化两方面。
  
  最初国外自然科学领域对脆弱性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特殊地貌类型(地震带、海岸带等)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系统(水资源、森林、地下水、农业、渔业等)遭受自然灾害或者气候变化等不利影响的程度。这里的脆弱性产生的根源是使系统暴露于危险的条件下,脆弱性的研究建立在生态脆弱地貌类型的辨识基础之上,通过危害事件发生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等来考察系统在不同风险下的受灾程度。
  
  随着脆弱性研究开始进入社会经济系统领域,系统内部结构在长期的外部不利因素扰动下表现出来的响应状况开始受到关注。这种响应状况是一种敏感性,即受到干扰的程度的大小,也是一种弹性,即对危害中的抵抗力和危害后的恢复力。这里脆弱性产生的根源在于系统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与组合的优化程度。稳定性程度决定了系统对外界干扰的敏感程度。组合优化程度决定了系统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和恢复力。
  
  克劳斯·施瓦布于2002年在曼哈顿举行的以“脆弱年代的领导作用:对共同未来的展望”为主题的世界经济论坛提出“发展脆弱性”,使得区域发展脆弱性成为新的研究课题。区域发展脆弱性强调脆弱性是区域系统内部的本质特征,由系列的负作用量变积累导致系统质变后,通过累积式脆弱性与冲击式脆弱性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来[4].究其根源,区域发展脆弱性聚焦于社会、经济、自然各个子系统的结构,三者之间的制约和演化决定了区域发展系统质变的方向和对外部干扰的敏感性。
  
  由于自然灾害的不可避免性和风险的不确定性,无法对诱发对象的发生进行限制,只能对其进行防备。针对不利干扰,尤其是地震、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往往通过灾害监测机制预测灾害发生的时间及可能性,并缩减暴露于危险条件下的财产范围和时间,制订灾害应急方案,以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另外,通过对危害形成条件的研究,可以通过人为干预灾害形成的必备条件,如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具备松散的物源,通过提高小流域内的植被覆盖率、营造规模防护林等措施可以破坏其形成条件,降低灾害发生频率。
  
  (二)脆弱性中对于区域主体行为的研究阐述
  
  可持续生计方法以脆弱性为研究背景,是一种基于主体行为能力的研究方法。由于对生计理解涵义的不同,不同的发展机构有不同的生计分析框架,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在《可持续生计指南》中提出了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该机构致力于非洲撒哈拉贫困国家及中等收入国家的扶贫与可持续发展,试图实现全球减贫、促进可持续发展。其提出的SLA揭示了一个理解生计脆弱性的框架,通过寻找农户生计脆弱性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
  
  SLA框架由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结构和制度的转变、生计战略和生计输出五个部分组成[5].脆弱性与其它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关系主要表现在:第一,脆弱性环境以冲击、趋势、季节性的形式,既可以为其环境中谋生的对象创造资本又可以毁坏资本,并在结构和制度等的作用下,影响着农户的生计策略---资本配置与使用的方式,从而导致某种生计结果,生计结果带来脆弱性增加或者减少的结果,又反作用于资本,影响资本的性质和状况。第二,SLA并不意味着分析任何农户生计都要从脆弱性背景开始,然后经过一系列作用组合,最后产生生计成果。生计的形式、状况是由各种不同的力量和因素所决定的,而这些力量、因素本身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在判别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生计时,往往要先立足于调查人们力求实现的生计成果以及现有为此所选择或采用的生计策略,并结合现有社会结构、制度、资本等因素,研究其与脆弱性的背景的匹配情况。
  
  现有国内外可持续生计分析方法围绕SLA框架,以脆弱性为出发点,分别对农户生计资产状况(李琳一[6]等)、农户生计保障能力(陈传波[7]等)、生计风险(韩峥[8]等)、生计风险适应性(阎建忠[9]等)、生计策略(左停[10]等)等进行了研究,在解决脆弱区域的可持续生计问题时的不足体现在:第一,由于脆弱性起源于应急理论,对于区域发展中长期的、缓慢的和具有累积效应的变化,特别是不同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区域化差异无法解释。第二,脆弱性理论着重分析脆弱性环境给农户生计带来的风险冲击及当前脆弱性和未来潜在脆弱性来自哪种风险,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更多的着眼于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改善和增加,其对生计发展的考量更多以增收为目的,较少考虑环境的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
  
  (三)脆弱性的视角研究
  
  脆弱性是当系统遭受到扰动时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在系统发展中,当负作用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系统质变后崩溃[11].系统脆弱性的外部特征表现在:冲击型脆弱性、累积型脆弱性和复合型脆弱性。
  
  冲击型脆弱性最显着的外部特征就是当系统敏感因素变化时,系统迅速崩溃,恢复能力差。由于系统对外部或者内部某一项或者几项干扰极其敏感,当其变化时系统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质变而无法恢复,甚至崩溃;累积型脆弱性是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其子系统中的一项或者几项因素逐渐微小负向发展,由于系统脆弱性的隐蔽性和时滞性,使其很难检测和预测,如果不进行及时调整,使系统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累积超越阈值,系统将无法恢复而崩溃;复合型脆弱性是前两者联合作用的表现。往往是系统发展负作用还未累积到阈值,系统遭受到了来自内外部的冲击,虽然冲击的强度不是很大,可能也会使区域系统遭到破坏,甚至崩溃[4].
  
  三、脆弱性中的区域属性界定
  
  基于现有脆弱性及区域发展理论的不足,需要对脆弱性重新进行界定。在区域中,脆弱性是一个状态变量,是区域要素的显示性特征,即区域功能所显示的“区域不可持续性”,由区域功能保持能力和区域主体行为对于区域功能适应能力二者所决定。应对区域主体行为选择给予充分重视,因为区域主体行为将影响区域功能的长期缓慢累积性变化,当区域功能退化至不足以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时,脆弱性将加剧。为了实现对区域功能异质性的进一步细分,可依据区域功能保持和区域主体行为选择两大内容,将脆弱性区域属性的界定为:生态、经济、社会(文化)三类。
  
  (一)区域的生态脆弱性
  
  区域生态脆弱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区域生态系统自身。由于生态资源分布的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是不同的,对于可在区域之间完全流动的资源,弥补了某区域内资源的暂时不足,而对于不完全流动资源,其特征决定了区域生态脆弱性程度,并影响区域主体功能的选择和区域的发展。二是区域主体的行为选择。尤其是区域主体行为选择对生态阈值的超越,即环境问题。随着工业时代的日趋成熟,人类干预自然的强度增大,同时,人类污染物不断进入生态系统,导致气候条件等发生变化,使得生态系统中不完全流动要素的原始稀少性价值发生损减甚至消失。而不完全流动要素的稀少性价值在受损后往往很难弥补修复,如云南老树茶。
  
  (二)区域的经济脆弱性
  
  区域经济脆弱性源于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价值链层面的弱质性产业。不同的产业由于国家政策、产业发展周期、产业链位置、产业组织结构、地区生产力布局等因素的影响,风险不同。以农业弱质产业为例,其风险表现在:农业的效益易被下游产业控制、自然灾害首先影响的是农业、工业的发展必然以农业为代价等。另一方面,物质链层面的“产业配套”,这里的产业配套指市场抗风险的能力。如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通过进行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的规制,使得可回收利用部分融入生物圈循环。但是并非所有部分的产业配套水平足够,由于技术或成本等的制约,不可回收利用部分形成了环境污染。
  
  (三)区域的社会(文化)脆弱性
  
  区域社会脆弱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社会价值和认知的融合与冲突。社会价值和认知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精神和智力体系,各种不同的内容在区域之中相互激荡,难免会有一些融合与冲突。由于社会价值和认知是区域主体主动发展的能力,其产生的区域文化的和谐程度决定了区域的稳定性。二是社会网络。社会网络的协调发展是关于社会结构转变过程的规定,它要求社会运行方式由旧秩序转向新秩序的过程中,社会结构的各要素能相互适应、补充、促进,从而实现社会结构的转变[12].
  
  四、基于可行能力的研究思路
  
  (一)脆弱性中的能力属性
  
  从区域主体的视角看,脆弱性同时也是个能力问题。在环境自净能力(即环境容量)有限度的前提下,区域主体对于区域功能的适应能力在短期无法得到提升,区域主体保持循环化的能力,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起着主要作用。由于区域主体需求及可行能力的差异[13],在区域发展中,区域主体自身发展的需求定位会与区域主体功能维持而要求的行为选择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此时区域主体“没有能力选择有利于维持区域功能永续性的行为”和“有能力选择有利于维持区域功能永续性的行为而不选择”将产生环境风险,在此情况下,区域主体保持循环化的能力影响着区域脆弱性的程度。
  
  (二)适应性的能力成长
  
  “随着发展在空间上的深化,空间功能的价值稀少性在不断增强,不可流动的特定空间功能的永续性问题已成为区域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大瓶颈[14].”现有的以区域系统的资源为依据,按照“区域资源---资源结构”的思路研究脆弱性已不再适用,因此提出如图1的“脆弱性---适应性---永续性”的研究路线。
  
  
  
  不完全流动要素是本研究路线的基础,其稀少性价值决定了区域的主体功能,主体功能区因自然条件或者社会经济条件的功能稀少性而异。脆弱性是区域功能的显示性特征,体现着区域能力不足,在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内分别表现出自然环境修复能力不足或区域主体的可行能力不足、区域主体对区域主体功能的适应能力不足。
  
  缓解区域脆弱性所要求的能力---能力的需求,与自然环境和区域主体所能提供的能力---能力的供给之间存在能力缺口[14],由于环境自净能力受生态阈值的制约,区域主体可行能力受社会历史等因素的影响,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这种能力缺口主要表现为区域主体行为与区域主体功能的不匹配。缓解脆弱性的过程即为区域主体功能完善和人类行为选择相匹配的过程,一方面区域主体功能对人的行为选择产生约束性,另一方面区域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的可行能力得以不断拓展。在约束性和拓展性决定的行为集合中,存在着能保持区域发展能力提升的行为子集,这个可行行为集表现为区域主体和区域主体功能的高度匹配。
  
  这个演化过程是适应性的调整过程,需要区域主体不断进行试错,根据自身行为效果修正行为规则,在不断与自然系统交互过程中进行学习和积累经验,根据已有经验改变与自身能力相关的区域资本结构和选择行为方式,培育可行能力的同时,并实现与区域主体功能相匹配。适应性可以分为自然系统的自发适应和人为适应,在自然系统的生态修复力长期难以提升的背景下,起主要作用的是人为的主动适应。这种适应主要分为“生态伦理”①和“生计效率”②两个方面。生态伦理方面的适应性集中体现在区域主体功能确定的情况下,人类对自身行为选择的约束和控制,以减少对区域功能的负面影响,即“不为”.在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理论中,生计效率侧重于区域主体功能之下的人类行为的有效性。生计效率体现了人类作为区域主体的积极适应性,主动地适应不断完善的区域主体功能,即“可为”.
  
  适应性体现的是既定区域主体功能之下的人类生存空间功能永续性保持的一种状态,是一个存量保持水平的概念,而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过程是在区域主体功能不断完善下,人类行为与之相匹配的一个动态过程。此时,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脆弱性问题就可以转化为“二者匹配”下可行行为集的探寻过程,并且需要将适应性问题扩展到时间序列的维度上,实现从低水平的匹配向高水平匹配的过渡,即在时间演化过程中,区域主体可行能力不断提高和区域主体功能不断完善二者相匹配,最终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功能永续性得以保持。区域主体能力的适应性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同区域主体功能的适应性
  
  区域可持续发展建立在对区域属性的内容重新界定的基础上,其本质是研究区域主体行为选择与区域主体功能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匹配性机理,以此来规范区域主体的行为选择过程,通过对区域主体行为选择规范能力的提高,使得区域主体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变被动为主动,弥补其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能力的缺失。区域主体行为选择的规范能力得益于两方面组合效率[15]的提高:一是“匹配可持续”,即在区域主体功能划分明确的前提下,区域主体“有计划”地对自身行为进行选择,从而产生高于原有可持续性的“可持续”.对二者关系的一个比喻是,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区域主体功能是一面“镜子”,区域主体通过其的映射作用以调整自身行为举止。二是“配置可持续”,即在政策机制和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下,由区域主体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而实现的“不自主的可持续”的提高。
  
  2.同发展主题的适应性
  
  建立在主体功能区划分基础上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既要立足于区域现有的各种资源,又要与发展的主题相适应。以区域经济脆弱性地区为例,随着人均GDP的不断增长,人们的需求倾向必然要转向对产品“品质化”和“多元化”的追求,这就会导致整个产业的价值链向“高端化”进发,此时,所有带有“区域属性”的产品要实现高端化生产,就必须保障“产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在这样的产业氛围中,“原生态”的功能性稀少性价值就会得到市场需求的不断放大,“后发体”的后发优势终于可以通过“市场价格”显示出来,这为区域经济脆弱性地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由于该地区存在着另类的后发优势,这些优势的来源既不是要素层面的,也不是风险层面的,而是区域功能层面的。这种含有区域功能属性的“原生态”的后发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因“后发”而形成的生态环境免遭破坏,或破坏程度较轻的优势,二是“后发体”的区域属性中存在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在特色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中具有先天优势。
  
  3.同特色产业的适应性
  
  上述例子中的区域经济脆弱性地区存在的后发优势,为该类区域特色产业的打造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同时又有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在区域经济脆弱性地区,通过区域主体行为选择与区域主体功能的适应性调整,找到“生计策略---产业生态化发展---区域功能永续性”之间耦合发展机制,并按照这样的机制发展特色产业,进行可持续生计模式创新,最终将走出一条区域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随着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原来制约区域经济脆弱性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些区域主体和特色产业的不适应性,即“瓶颈领域”和“关键环节”,也将得到极大的缓解,比如产品的营销渠道建设是制约该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这种制约性基本已经不复存在。
  
  (三)区域脆弱性分析中适应性能力成长的显示指标
  
  适应性调整过程随着区域主体可行能力的成长而相应变化,由于区域主体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认知和能力有限,难以一次性发展起来,只能通过可持续生计工程项目等途径,进行不断地适应性试错、调整发展而来,其本质是对能力生成条件完善的过程。那么如何判定适应性调整所处的阶段、并对区域主体功能完善程度及区域主体能力进行明确定位?沿袭DFID的做法,通过将这些生成条件“资本化”不失为一条解决途径。
  
  基于区域发展功能永续性的定位和适应性调整过程中的试错改进,在区域主体功能确定的前提下,在适应性调整过程中,将影响区域脆弱性的能力条件资本化,那么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和知识资本五大资本的存量和发展变化,将影响着脆弱性的层次和程度。
  
  其中自然资本泛指与生态服务功能相关的各种资源及条件,依据功能的来源,可分为自行修复资本(环境自净能力阈值之内依赖自然资源的修复)与辅助修复资本(通过人工种林等手段对超阈值的修复);人力资本指对区域主体的行为选择,根据需求定位和认知的差异,可以分为可为而为资本(力所能及的,既符合自身需求定位又有益环境)、可为不为资本(有益环境但增加自身额外需求成本)、不可为而为(为了自身需求满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可为而不为资本(更多地是在政策制度和认知的驱使下,以保护环境为首要);物质资本用以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的资源,根据竞争性和排他性,可将物质资本划分为私人物质资本和公共物质资本;社会资本指与区域主体相关的人际脉络、社会关系和社会发育程度,包括制度安排、组织机构、认知观念、社会文化等要素;知识资本指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资源、研发水平等因素。
  
  为了缓解区域脆弱性,需要通过适应性调整过程对能力缺口进行补足,调整每类资本及五大资本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等方面的耦合关系[15](其中时间关系包括生物演化、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尺度,空间关系包括区域内及区域间的流域、城乡等尺度,数量关系包括资本属性、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等尺度,结构关系包括资本间的顺序、比重及资本内的要素结构等)。
  
  五、能力理论下的脆弱性在区域发展中的研究领域及本研究的不足
  
  基于此前对能力理论下的区域脆弱性的界定及“脆弱性---适应性---永续性”的研究路线,区域脆弱性的缓解将有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脆弱性视角下能力在区域发展理论中的拓展,重点研究领域是开发出建立在区域脆弱性之上的,以五大资本为指标体系的区域发展诊断技术。该套诊断技术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诊断脆弱性的细分区域属性,即生态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社会(文化)脆弱性,借助五大资本,将区域脆弱性程度进行量化比较。
  
  (2)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能力缺口,指区域功能永续性保持所需求的能力与环境自净能力、区域主体的可行能力、区域主体对区域功能的适应能力三者所能供给的能力之间的差距,主要是区域主体对区域功能的适应能力不足。
  
  (3)找出区域可持续发展中适应能力的成长路径,即适应性调整过程。在利用区域主体个人行为伦理调整的同时,也要辅助相应的生计策略的调整,在调整过程中,人的行为选择的优化问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之间通过区域属性对可行能力的“限制与拓展”的作用机制建立关系。在一个限制与拓展的行为集合中,存在着能够保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子集。这个行为子集表现为一个区域单元人们的特定行为能力。
  
  至此本文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基于脆弱性二重性,将脆弱性问题通过适应性进行永续性的转化,并将能力不足予以资本化,形成了区域脆弱性初步的判别方式,将对区域发展理论研究形成一定的启发,但是仍有很多问题待深化:
  
  (1)五大资本二级指标选取及量化问题,决定着区域发展诊断技术的应用价值。虽然选取了能力生成的五大资本,但是仍需要解决五大资本与脆弱性区域属性之间的重叠覆盖或者涵盖不全的问题,才能为区域主体对于区域功能适应能力的培育提供依据。
  
  (2)调整过程中的适应能力是否吻合能力缺口,以及吻合程度问题。在生计策略实施过程中,需要对适应能力培育效果进行检验,以及时纠正调整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开发出区域发展诊断技术的同时,也应建立配套的控制检验技术。
  
  注释:
  
  ①生态伦理的适应性对象为自然系统,它是指人类在处理自身及与生存环境相关的资源、动植物等自然系统关系时产生的一系列的行为准则,着重指人类在自然系统中进行生产生活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和调节原则。
  ②生计效率的适应性对象为与人类相关的社会经济等系统,它是用来衡量人类进行的生产生活活动相对于人类、自然协调发展目标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姜安印。区域发展能力理论---一个初步分析框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28-134.
  〔2〕JANSSENA M A,SCHOON M L,KE W,et al.Scholarly net works on resilience,vulnerability and adaptation within the human dimension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6,16(3):240-252.
  〔3〕TIMMERMAN P.Vulnerability,Resilience and the Collapse of Society:A Review of Models and Possible Climatic Appli-cations[M].Toronto,Canada: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Studies,University of Toronto,1981.
  〔4〕张炜熙。区域发展脆弱性研究与评估[D].天津:天津大学,2006:27.
  〔5〕何仁伟,刘邵权。中国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及趋向[J].地理科学进展,2013(4):657-670.
  〔6〕李琳一,李小云。浅析发展学视角下的农户生计资产[J].农村经济,2007(10):100-104.
  〔7〕陈传波,丁士军。中国小农户的风险及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78-79.
  〔8〕韩峥。脆弱性与农村贫困[J].农业经济问题,2004(10):8-12.
  〔9〕阎建忠,张镱锂,朱会义,等。大渡河上游不同地带居民对环境退化的响应[J].地理学报,2006(2):146-156.
  〔10〕左停,王智杰。穷人生计策略变迁理论及其对转型期中国反贫困之启示[J].贵州社会科学,2011(9):54-59.
  〔11〕冯振环,刘玉霞,杨亚柳。京津冀经济圈发展的累积式脆弱性评价[J].现代财经,2010(10):63-68.
  〔12〕张明龙。区域发展理论思维脉络探索[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4-48.
  〔13〕阿玛蒂亚·森。正义的理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55-258.
  〔14〕闫磊。中国西部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28-30.
  〔15〕徐梅。区域经济运行中的微观主体地域空间依托性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2):97-101.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