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四模块联动”群众性体育活动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7-05-05 08:34:59
  [摘要]北京工业大学将体育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重视体育活动的育人功能,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倡导每个学生要有一个擅长的体育项目,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积极参与班级和学院组织的各类体育活动。学校建筑工程学院进一步优化原有高水平运动队,带动群众性体育运动开展,实现一二课堂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竞技与趣味相结合,带动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群众性;体育活动;人才培养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精神,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激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升身体素质,并从中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和拼搏精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通知》,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全面启动和广泛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简称“三走”)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北京工业大学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多举措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其中建筑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建工学院)作为学校群体性体育活动开展较好的学院,结合学生特点,整合现有资源,构建了“三级四模块联动”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模式,深入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
  
  一、“三级四模块联动”群众性体育活动模式的工作思路
  
  1.成立学院体育工作委员会,全面指导学院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
  
  2014年初,学院人才培养联席会议决定,成立学院体育工作委员会,由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任组长,分管研究生、本科生教学工作副院长任副组长,院分团委书记、辅导员、学生会主席、研究生会主席等为组员,全面推进学院体育工作开展。每年制订学院体育工作计划,讨论学院文体竞赛奖学金名单等工作。
  
  2.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将体育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建工学院作为工科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既要打造专业硬实力,也要培养学生软实力。我们在教育引导学生过程中,始终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作为重要工作之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倡导每个学生要有一个擅长的体育项目,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学院2004年成立男子篮球队,之后相继成立了男子足球队、乒乓球队、男子排球队、女子排球队、羽毛球队等院级高水平体育队,代表学院参加校级以上比赛。同时组织院级各种球类比赛,这些比赛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知名度,深受学生喜爱。但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这些比赛均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学生参与率还不是很高,难以实现预期目标。为此,学院体育工作委员会委托学院团委在学生中深入调研体育活动开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经过两个月调研,学院团委建议在原有高水平运动队和班团体育活动的基础上,整合学院群体性体育活动,构建“三级四模块联动”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模式,让更多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参与体育活动,增加趣味性体育活动比重,引导班级设立体育活动日,使学生能定期参与体育活动,全方位培养学生体育情操。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磨炼坚忍的意志,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将素质教育理念落到实处,推广到学院各个年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三级四模块联动”群众性体育活动模式的建设情况
  
  1.鼓励学生在两年的大学体育课程中选择自己热爱的体育项目,同时积极参与班级和学院组织的各类体育活动,实现一二课堂相结合
  
  在大学的前两年,学校会开设一系列体育课程,学院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程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在课余时间参与学院组织的各类体育活动,与第一课堂相呼应,提高学生体育课成绩的同时,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带动全院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开展,力争每个学生都能有一项擅长的体育项目。
  
  2.进一步优化学院原有高水平运动队,带动群众性体育运动开展,实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2014年以来,学院优化院级高水平体育运动队,将原有“七队”中的女子篮球队与男子篮球队合并,统称学院篮球队。同时组建学院田径队,将田径爱好者组织到一起,定期活动和训练,带动不需要专业场地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学院将“七队”骨干分配到相应班级,以点带面,指导班级体育运动开展,解决班级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无人指导的困境,实现普及与提高结合,充分发挥学院运动队成员的力量,双向受益,共同带动学院体育运动的氛围,推动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开展。
  
  3.构建“三级四模块联动”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模式,努力实现竞技与趣味相结合
  
  所谓三级,即体育活动开展包括个人(或宿舍)、班级和学院三个层级,通过个人、班级两个层级选拔出优秀学生参加高水平运动队。个人赛包括:各种球类运动擂台赛,如羽毛球、乒乓球单项挑战赛,以及每年一次的学院趣味运动会;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体育活动包括各种院级球类比赛和新生运动会等,带动班级体育运动氛围,提升班级凝聚力;以高水平运动队即“七队”代表学院参加学校的各类比赛、校运会等,提升学院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学院认同感。
  
  所谓四模块,即通过球类、田径类、趣味类和展示类四个运动模块,力争使学生体育活动能够覆盖学院全体学生。球类运动是学院学生参与热情高但参与面较窄,且需要技能较高的运动,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田径类以跑步、跳远、跳高、慢走等为主要项目,通过新组建的“田径队”,学生会组织的校园“夜跑”“迷你马拉松”“彩跑”以及学院新生运动会等,将不擅长球类运动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户外有氧体育运动;趣味类活动包括集体跳绳、拔河、丢沙包、两人三足、趣味球赛、自行车骑行等;展示类的体育活动包括轮滑、健美操、毽球、武术等。后两类体育活动将主要以“班级体育日”方式开展,学院每年组织一次趣味运动会。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学院将成立“跑协”等更多的体育运动俱乐部,力争让学院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现和发展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在俱乐部中与同龄人一起享受运动的快乐,提升综合素质。
  
  三、“三级四模块联动”群众性体育活动模式的主要成果
  
  1.高水平运动队(七队)成绩优异,带动学院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学院体育运动氛围浓厚
  
  通过历届“七队”队员的努力,学院在学校的各类体育赛事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男子篮球队创造了“工大杯”和“激情五月”篮球赛七连冠的辉煌;男子排球队三次荣获“工大杯”男子排球联赛冠军、一次亚军,其中多名队员代表学校参加北京市男子排球联赛获得第八名;女子排球队三次荣获“工大杯”女子排球联赛冠军,二次亚军;乒乓球队连续两年荣获“工大杯”乒乓球团体赛冠军;羽毛球队连续两年获得“工大杯”羽毛球赛团体冠军和多个单项冠军;男子足球队获得一次工大杯冠军、三次亚军、一次九人制足球赛亚军;以田径队为主力队员参加学校运动会,六次获得团体总分第四的好成绩,连续七年荣获学校体育先进学院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说明了学院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实际效果。
  
  学院高水平运动队(七队)取得好成绩的同时也营造了浓厚的体育运动氛围,全院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空前高涨。运动队成员为学院学生树立了良好体育运动榜样,通过分配到各个班级的学院运动队骨干成员的指导,班级也积极举办各类体育活动,形成了全员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氛围。
  
  2.进一步带动了学生的运动热情,将体育教育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竞技与趣味相结合,有助于班级凝聚力建设
  
  学院“三级四模块联动”的群体性体育活动模式是根据学院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兴趣点不同以及学校现有体育设施的条件下,不断丰富学院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的。在学院体育运动队(七队)的带领下开展一系列球类及田径类两大模块的各类比赛,带动全院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同时学院积极推进学生喜闻乐见、健身价值高、趣味性强、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易参与的群众性体育比赛项目,即趣味类和展示类两个模块,定期开展个人(或宿舍)、班级和学院三个层级的比赛,将体育活动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竞技与趣味相结合。
  
  目前,学院组织的各类体育比赛实现了本科班级和研究生新生班级全覆盖,尽可能扩大学院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人数。初步统计,学院每年组队参与学校比赛以及组织各类班级和个人参与的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校运动会、新生运动会、趣味运动会以及个人挑战赛等各类体育活动达300余场次,累计1500余人次,参与率占到全体学生的60%以上。
  
  “三级四模块联动”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模式,不仅拓展了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参与人群,将群众性体育活动在二级学院有效开展,而且使体育活动的组织更多倾向基层班团支部,带动了班团建设,使班团活动内容更加丰富,班团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强化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了群众性体育活动在学院体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点面结合使体育教育覆盖到全体学生。
  
  3.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带动学院学生整体精神风貌的提升,学院班风和学风有明显改观
  
  学院推广群众性体育是实现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群众性体育活动就是要将入门低、容易学和娱乐性强的体育项目作为主体,调动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活跃校园文化氛围。群众性体育项目的开展,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近些年来,在全校范围内的心理普查过程中,被筛查出心理亚健康学生的数量逐年下降。与此同时,学院学风和班风明显改观:近四年学院无二次试读被退学学生,学生试读率呈下降趋势,目前试读率仅占学生总数的2%左右;校级优秀班集体和优良学风班数量之和占到学院本科班级总数的1/4;学院团委2015年获评北京市“五四红旗团委”,且连续5年获学校五四红旗团委称号;6个团支部获得北京市先锋杯优秀团支部称号,30个团支部获得学校优秀(标兵)团支部称号。
  
  2014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中明确要求:“将学校体育纳入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各项工作,认真执行国家教育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及各项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锻炼习惯。挖掘学校体育在学生道德教育、智力发展、身心健康、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形成中的多元育人功能,有计划、有制度、有保障地促进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近两年的实践证明,学院推进此项工作是正确的,有意义的。我们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这一制度,使学院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覆盖面更广,让更多学生享受运动的快乐,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将每天锻炼一小时作为好学生的十大标准之一,让运动之美在工科学院绽放。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