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子五千言的《道德经》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水”性管理是众多管理思想的核心,被誉为最接近于“道”,它的品格也是老子所推崇的。水的品格分为“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七善”“柔弱胜刚强”四个方面,对当代的企业管理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水性;企业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逐渐由物本转向人本,由刚性转向柔性。老子的“水”性管理思想更符合以“软性的”管理为主的现代管理趋势。老子所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所以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1].体现了水的海纳百川,无私奉献,无为而无不为,柔弱胜刚强等管理思想。老子的水性管理思想与当今企业的管理核心、品格、境遇、方式相结合,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使企业的发展更能符合时代的需要。
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管理核心
老子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之内涵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利万物的无私奉献精神,二是不与万物争功的谦逊姿态。
(一)“利万物”
水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如雨水、雪花、江河、露水,等等。水滋养万物,却毫无怨言,认为是自然而然,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不是一一效法,而是万物遵循自身的道,最终都归于自然而然。水亦如此,不认为自己做了什么贡献,只是顺流而下汇聚成海,又开始新的循环,因此最接近于道。老子说:“为无为,而无不治。”[3]遵循自身的规律,可达到万物自化。水遵循自身,成就万物,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因此它也是最珍贵的。企业家应树立利他原则,正如松下电器公司的经验所指出的那样:如果内在的宗旨全部从经营者的私利出发,最终是领导不好员工的。所以,企业要以社会利益和员工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只有“利他”才能“自利”.这是管理的核心也是管理的根本所在。
(二)“不争”
名利、金钱是人们世代为之纷争的敏感问题。对于这个敏感的问题,老子态度与常人相反,力主“不争”“谦退”.老子曾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道无私,它只有利于万物,而不会对万物造成伤害。掌握了“道”的圣人,顺天道而行,效法天道之“利而不害”,表现为“为而不争”,也就是作贡献,为他人服务,而不和他人争夺功劳。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应做到不争他人之果,同时自身获得的成果也要懂得与他人分享,这样才能取信于民,得到员工的认可和爱戴。在经营活动中企业要树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精神,创新产品,填补市场空白。例如马云创建的“淘宝”平台,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它的功能齐全,商品种类之多,随时就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商品。而且几乎零投资就可以实现做老板的梦想,给许多人创造了工作机会,有效地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马云“利他”便民的思想理念不断更新创建新的市场,这离不开他对老子思想的领悟。
二、“处众人之所恶”的管理品格
一般人都喜欢攀高附贵,好大喜功。而老子认为人应该像水一样,甘心处于低位,同时善融小溪、细流,从而养成宽广的胸怀和生生不息的品格。
(一)宽广的胸怀
老子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4]善于处在低下的地位才能取得高位,所以要想当好百姓的领导人,他的言行举止必须谦虚卑下;要想成为百姓的带头人,在利益面前要把自己摆在最后。正如老子所言的“不敢为天下先”和“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都体现了老子的处下谦卑的思想品格。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要做到与民为伴,应将自身放于群众之中,时刻体会群众的心声和需要,帮助下属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水平、道德标准和业务素质,使其尽快成才。在面对下属不经意所犯的错误时不要咄咄逼人,要给予改过的机会。优秀管理者的心境要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同时管理者要将自身的利益放于身后,以员工利益为根本利益,满足员工的基本需要使其实现根本愿景,从而齐心协力达到整个企业的管理目标。
(二)生生不息
“水”具有永恒性,日日流淌,生生不息。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指“千里之行”和“九层之台”都是从“始于足下”和“起于累土”为开端,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老子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事业。在白居易《温尧卿等授官赐绯充沧景江陵判官制》中提到:“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苟自强不息,亦何远而不届哉?”正是对老子辩证思想的生动描述。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要从小事做起,在设定大的目标的同时,要懂得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从基本目标做起,懂得积累的重要作用,同时管理者要具备以柔克刚、水滴石穿的精神,体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含义,从点滴做起,注重细节。积累经验,谦虚谨慎,不居高自傲,才能在管理过程中积极进取,奋斗不止。
三、“七善”的管理境遇
老子的“七善”思想是一体的,都是在言水之性,进而言道之性,更具体地阐释了圣人如何成就自身的德行。在企业,管理者如何才能达到圣人的管理境遇,这需要从老子的七善中寻找答案。
(一)“居善地”
在老子的“七善”中“居善地”为水最根本的品格。处下是水之本性,只有处下,才使水得以汇成大江大海,成为孕育万物的源泉。老子言:“上德若谷”.圣人的胸怀像山谷一样能容纳一切,正是因为处下不争便什么都可拥有。在企业中管理者不要高高在上,要处下谦卑,要有“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的度量。在管理过程中,要选择艰苦的事去做。坚守自身的位置,不要过于干涉下属的工作,做到无为而治。
(二)“心善渊”
“心善渊”意指圣人之心如山渊一样沉寂和平静,不被外事所牵绊。老子所言的“虚怀若谷”也体现了心如同深幽的山谷,容纳百川,旷远豁达。在当今浮躁的现实社会中需要保持一份平静、豁达的心态。美国股神巴菲特领悟到了老子哲学的思想,他的办公场所并不是在繁华的闹市区,而是在一个偏远静寂的地区。他将自己的心像一个深渊一样沉静下来,这样才能冷静思考不被外在的不利因素所动容,不会因股市的涨跌而大喜大悲,只是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分析股市的行情与走势,从中体会股市的规律。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冷静思考,不要被流言蜚语所迷惑,要根据自身了解和实际情况加以判断。同时要保持谦虚豁达的心态面对一切问题,不要自乱阵脚,要在平静中分析其利害关系,从中寻找重要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三)“与善仁”
“水”守柔处下,无私奉献,尽其所有,用其所能,滋养万物,却毫无怨言,与万物接触采取友好慈善的准则。人与人的交往也应效仿水的高尚品格,待人处事要和睦友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能够看到一些现象,如道德的逐渐滑坡,人际关系变得冷漠,企业之间变得缺乏诚信,消费者变得猜疑,等等。道德一词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陌生,但往往很少有人能真正去理解其内在的含义。心中有他人的人,才是有道德的人。在企业管理中应特别重视道德的重要作用,做一个心中有他人的人。管理者要时刻了解员工的需要,以老子水的品格为基础处理好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孔子家语》中曾说“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5]员工就如同水一样能够成就企业,反之,也能使企业止步不前。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做好掌舵者,确定方向不要偏离航道,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不要过多地干预更不要越权,各归其位、各谋其事,这样企业才能实现内部团结,整体达到和谐的状态。
(四)“言善信”
“水”是最守承诺的,夏天化作雨水滋养花草树木,冬天凝结成雪花,散落大地,瑞雪兆丰年,为明年的庄稼提前输送营养,但在如今社会往往最缺的就是诚信。有的企业视追求利益为根本,在经营中为减少生产成本偷工减料,掺杂使假,不追求企业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从而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使消费者丧失信心,同时对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最终影响产品的销路。因此企业应该诚信待人,不要蓄意蒙骗。秉着顾客至上的信念,热情服务,理解和重视顾客的需要。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经常对员工说:要做客户的仆人。[6]仆人并不是说我们的地位卑微,而是说经营者的态度要真诚和热情。在内部管理时,管理者对下属要以诚相待,不要蓄意蒙骗,时刻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问题,得到员工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在开展工作时顺利进行,直至达到所定目标。
(五)“正善治”
“水”清澈明亮,晶莹剔透毫无杂质并且简单、自然。“正善治”所指的是精简政令,人也要少一些欲望多一些自然。正如老子所说,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企图将天下占为己有的,是不可取的。在企业中,管理者不要将所能获得的全部都占为己有,要懂得与他人分享。日本京瓷集团的稻盛和夫与其他企业合作时,他只取小的份额,大的利益留给合作者,把对方的利益放在首位,将自身的利益放于身后,这样能够得到对方的信任,使得合作长久且稳定。同时在管理过程中也要坚守“希言自然”的管理方式,少施加规章制度,多贯彻自我管理的思维。让员工从自我出发,提高自身素质,明确目标,自主管理,实现自身价值。管理者要掌握总体大局,关注员工的需要,明确员工目标,定期沟通,达到整体和谐,最终实现组织目标,做到“无为而无不为”.
(六)“事善能”
老子所讲的“事善能”指的是为人处世要像水一样懂得迂回之道,遇到坚硬的石头会谦逊避让绕道而行。从中我们体会到人生也应该如此,“方圆之道”正能体现水的品格。正如古时的铜钱中间是方的而外面却是圆的,这就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事要讲究内方外圆的处事原则。老子所言的“圣人方而不割”,即圣人做事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具有灵活性。“方”指的是遵守规则,“圆”是指灵活性,或是我们所讲的人情。古人云:“做事要方,做人要圆”正是这个道理。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时刻谨记不要太过重规则,也不要太过重人情,要在坚持规则的基础上,讲究人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在管理过程中才能融会贯通,游刃有余。
(七)“动善时”
老子观察水发现水是有汛期的,大海的潮起潮落都有一定的规律,动静有时。老子又言: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这告诉我们不要因宠辱而感到诚惶诚恐患得患失,而是要在处理问题时保持良好的心态。要像水一样有万辙向东的精神,虽然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但是目标明确,直至汇入大海。管理亦如此,有失意时的逆境,也有得意时的顺境。没有完全的顺境,也没有完全的逆境。这就需要管理者学会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顺境时要居安思危,不居高自傲保持稳定的心态,更不要因一时的得意而沾沾自喜,忘乎所以,时刻防止向逆境转化。逆境时要有积极进取之心,不要怨、恨、怒或不平,静下心来审视自己,不要自暴自弃,分析有利因素,抓准时机,想办法将逆境转化为顺境。
四、“柔弱胜刚强”的管理方式
老子所言的柔弱并不是软弱无力,而是以退为进,含有似水一样无坚不克的内涵。老子说:“人之生矣柔弱,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1]故坚强的东西都不能长久,而柔弱的东西都能达到永恒。老子又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意思是至柔又是最具力量的,它能穿透并自由地穿行于至坚的事物。同样在管理中领导者要切记频繁使用规章制度,避免刚愎自用,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以情动人,以德服人。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管理者对员工不要太苛刻,不要因一点小错误而给予严重的处罚,要做到“宽而无察”恩威并施。
老子所言“光而不耀”是另一种柔性思维。意指我们需要光芒的照射,但强光的亮度会让人感觉很不舒服。从中我们了解到为人处事不要太露锋芒,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要骄傲自满。同样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在处于高位时为避免一些问题,要时刻谨记老子的“四不”原则,做到“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勿强”.管理者在取得很好的业绩时不要自高自大,更不要逞强好胜,欺压他人,而是要保持谦虚处下的态度与员工交流,平易近人,让员工感受其实没有什么不同。管理者的责任在于既要做到你在管理,又要做到别人并不认为你在干预他,这也是最高的管理方式--“无为而无不为”.
总之,企业的硬性管理凸显了管理中的局限性,而以人为本,尊重人,实现人的作用和价值是当今企业必不可少的管理思想。老子“水”性管理思想的“利万物”“处下不争”“七善”“柔弱胜刚强”正是体现人本管理思想的核心。而“利他”方能“自利”和“处下不争”确立了企业的道德根本。“处众人之所恶”体现了管理者宽广的胸怀、高尚的品格。“七善”落实到具体的细节中,反映了管理者的道德境遇。“柔弱胜刚强”实现了管理者柔性的管理方式。水主柔,可以以任何的形式存在,方能长且久,水不只是保全自身,而是信念坚定,冲破万难,万辙向东,汇成大海。管理者应深刻领会水的品格、提高自身修养、坚定信念、明确方向,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促进社会和谐,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持续奋斗!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M].黄朴民,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011.
[2]老子。老子[M].王弼,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3]李耳。老子[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4]潘乃涎。老子与现代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5]刘乐贤。孔子家语[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6]稻盛和夫。敬天爱人[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