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藏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神圣的, 是传奇的, 西藏的历史也是如此, 藏族文化是中华民族近千年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 藏族民间音乐也是藏族文化中最为重要和宝贵的财富, 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人民群众生活实际的写照, 文化是由人民群众所创造的, 在发展过程中受当地的地理位置、时代因素和文化特征等影响, 使其音乐发展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和宗教文化特征, 藏族民间音乐是其音乐之母, 按照发展时期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本文旨在介绍其发展历程和特征。
关键词:藏族; 民间音乐; 发展历程; 特点;
藏族文化最为鼎盛的时期是10世纪到16世纪, 藏族音乐民族氛围浓厚, 种类繁多, 大致有:民歌、歌舞、说唱、戏曲等等, 而且藏族音乐中的宗教色彩比较明显, 大多都是以佛教为主。正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才有了如今弘扬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 我们在认识民族文化的同时, 也需要拥有一颗包容的心并科学地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
一、藏族歌舞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一) 统治者政治需要导致宫廷歌舞繁荣
西藏的宫廷制度与其他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宫廷制度相差不多, 为满足当时社会上层统治者的精神追求, 而设立相关的机构, 无论是歌舞想要表达的感情还是歌舞的衣着都在极力地维护上层统治者的利益, 所以宫廷歌舞主要是皇权的象征。
(二) 宗教信仰
宗教音乐是藏族歌舞的另外一种形式, 西藏地区地处我国西南部, 与尼泊尔之间仅有喜马拉雅山相隔, 同时距离印度较近, 所以西藏的佛教主要受到印度和尼泊尔等内陆佛教国家影响。根据我们对佛教的理解, 可以推论出藏族的音乐大多数都是安静、平稳的, 它们想要达到对心灵的洗涤作用, 使精神得到升华。
(三) 藏族所居住的地理环境
西藏地处我国西南地区, 南有喜马拉雅山, 海拔较高, 在该环境下居住的人们具有较好的心肺功能, 无论舞蹈或是歌唱都在缺氧的状态下进行, 这样的生活状态对于藏族人民来说已是平常, 所以, 藏族民歌是藏族地区所特有的, 不是平原地区人们所能表达出来的。
(四) 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
在我国西藏地区有大量的野生植物, 好的生态环境为藏区人民提供了良好的饮食结构, 例如牛肉、青稞等食物, 为他们减少了油脂, 这些看似平常的因素却是藏民们声音音质、音色清澈纯净的原因之一。所以, 在我看来, 藏族人民合理的饮食结构是它们唱歌的良好条件和物质基础[1].
二、藏族民歌的种类
藏族民歌的种类有很多, 主要有:堆谐、果谐、康谐和囊玛。
(一) 堆谐
堆谐是一种歌舞形式的音乐, 使用藏族所特有的乐器, 一边弹奏, 一边唱歌, 一边跳舞, 堆谐在气质上奔放, 雄厚, 稳健, 后来又将脚上的舞蹈主要突显出来, 把原来单一舞步连接起来, 使得整个歌舞氛围比较热烈, 所以又被叫作踢踏舞。
(二) 囊玛
囊玛的前奏比较缓慢, 中部是歌曲, 后面是舞曲, 歌曲给人的整体感觉是明亮欢快的。当然, 歌词内也有一部分涉及宗教的内容, 但大部分是赞美家乡和爱情的。囊玛主要吸收了汉族和回族的音乐。
(三) 果谐
果谐是一种藏区民间的集体歌舞, 具有比较浓厚的劳动气息, 情绪较为热烈。它是一种手拉手围成圆圈的歌舞, 有很明显的地区特色, 并且大多数没有乐器伴奏[2].
三、藏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历程
藏族民间音乐分为原始时期, 象雄文明时期, 吐蕃时期, 后吐蕃时期, 政教合一时期, 社会主义时期六个阶段。
(一) 原始时期
虽然藏族民间音乐的种类有很多, 但是无论有多少种类, 它们都起源于一个音乐的“根”, 那就是原始时期的藏族民间音乐。原始时期的藏族民间音乐主要是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得, 音乐一般要表达的是劳动、生活与情感。原始时期人们更注重的是情感, 多模仿人自身的行为以及自然界的动物, 例如喜怒之情和飞禽走兽的动作, 声音, 风雨雷电, 山间河流。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模仿自然现象的方式是藏族民间音乐原始时期重要的特点之一。其实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在藏族音乐中存在许多模仿大自然的声音, 动物的行为等实例。例如, 藏族的说唱艺术中就有很多模仿自然的声音, 如今在音乐中依然可以找到相关的痕迹。其中, 贡布舞就是模仿狩猎, 藏族原始时期民间音乐并没有我们现在所说的乐谱记载, 但是只要有舞蹈就一定有音乐, 从后人对藏学的研究来看, 藏族的音乐和舞蹈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二) 象雄文明时期藏族的音乐
象雄文明时期通俗地说就是小割据时期, 在前文分析了影响藏族音乐的因素, 其中就有宗教因素。其实, 藏族的民间音乐除了本身的生活影响, 宗教也会对民间音乐有较大的影响。藏族的民间音乐有非常雄厚的基础, 藏族音乐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之后, 便渐渐地发生了一些变化, 出现了专门的音乐学科体系以满足人们的娱乐和欢庆活动, 并有专门的人员去发展藏族音乐, 使得藏族音乐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传承, 到象雄时期藏族音乐已经发展成了一定的规模, 藏族的民间音乐在发展的每一个时期都有古尔鲁的痕迹, 主要是通过民间音乐达到传播宗教的目的。这些具有宗教气息的音乐对后来的藏传佛教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
(三) 吐蕃时期藏族民间音乐
吐蕃时期的藏族民间音乐和唐代的诗歌一样到达了巅峰, 出现了繁荣。这一时期的歌舞有三个主要类型:宫廷、宗教和民间。吐蕃时期的民间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吐蕃时期的民间音乐其中一个阶段是松赞干布执政时期, 松赞干布执政时期国泰民安, 治国有方, 这是这一时期民间音乐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四) 后吐蕃时期
后吐蕃时期的藏族民间音乐在新的环境之下, 与当地音乐相融合, 吸收了其他的音乐形式, 被人们称为“上部歌舞”, 它对后来政教合一政权的上层社会和民间音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象雄文明发源于阿里, 所以在阿里遗存着很多的民间音乐, 再加之这些音乐的长期发展, 使得那里的民间音乐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 旋律极为动听[4].
(五)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间音乐
社会主义时期, 我国西藏地区的社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影响, 因为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改革背景下, 国家提倡破除封建迷信, 破除陋习, 要将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宣扬出去, 所以废除了藏族的政教合一制度, 与此同时, 佛教也失去了统治藏族的权力。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大背景下, 藏族音乐被分为了三种类型, 分别是:即歌音乐、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 这些音乐类型都以民间音乐作为基本的内容[5].
四、藏族音乐的特点
(一) 声音高亢嘹亮
藏族音乐一般都是以高亢嘹亮的声音为主, 藏族人民所生活的地方海拔较高, 人们长期生活在高强压的环境下, 肺活量比较大, 所以人们的声音一般比较雄浑嘹亮且声调跨度比较大。
(二) 有藏族语言专用的语气助词
藏族的民间音乐自然有藏族语言专用的语气助词, 例如呀拉索等。这些语气助词在藏族民间音乐中的作用极大, 一方面可以在高强度的音调下, 给人以缓冲换气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是在众多音乐中凸显出来的重要方式。也许同样的音乐放在一起, 有藏族特有的语气助词就可以很快分辨出藏族的音乐来。
(三) 拖尾音的时候, 有比较显着的颤音
其实, 藏族的音乐中, 有很多拖尾音的地方有颤音。例如, 着名歌唱家韩红女士的《青藏高原》, 这首歌中不仅有上述第二点所说的藏族语言专用的语气助词, 同时在拖尾音的时候, 也会有小颤音的出现。这些都存在于藏族音乐中并成为藏族音乐的独特之处。
(四) 藏族音乐曲调悠扬, 容易形成画面感
藏族的音乐听起来总是给人一种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和白皑皑的雪山的情景, 有高原的画面感, 主要是因为藏族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受宗教的影响, 多有洗涤心灵, 净化精神的特点[6].
结语
藏族的民间音乐因为受到地区、环境、宗教和历史的影响, 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具有民族性、区域性、时代性和宗教性。藏族民间音乐给人们更多的是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 无论是藏族民间音乐的哪个阶段, 都是文化长河中值得珍惜的, 本文研究的藏族民间音乐发展历程和特点, 是一个时代性观念的研究, 原始时期是藏族民间音乐的基础, 吐蕃时期和后吐蕃时期是藏族民间音乐的发展阶段, 政教合一时期是藏族民间音乐的定型, 社会主义时期是藏族民间音乐的变异和又一发展。
参考文献
[1]车宝鼐。试论藏族歌舞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与特点风格[J].山东工会论坛, 2012 (05) :164-165.
[2]张力。论藏族民歌的流行化趋势及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之博弈[D].西南交通大学, 2010.
[3]樊琪。浅谈藏族民间歌舞音乐的种类及其特征[J].大众文艺, 2012 (01) :199.
[4]罗桑开珠。略论藏族民间音乐发展历程及其特点[J].西藏研究, 2016 (01) :38-44.
[5]仓央拉姆。试论藏族史诗《格萨尔》说唱音乐的传播方式及其特点[J].西藏艺术研究, 2004 (01) :73-77.
[6]旦增达娃。略论藏族音乐美学中的“当代”与“传统”[J].大众文艺, 2013 (20) :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