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线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但在处理线性审美与科学的关系时,往往很困惑,甚至看不到线的存在,只看到型,只看到体,只看到表像的光与影。有的美术学院的学生,在从事美术设计时甚至只利用面、块、阴影去创作,非常轻视线的作用,导致作品缺乏生命力,缺乏节奏感。笔者以新的观察方式,以辩证的态度,结合实例,对线性艺术在生活中的运用都做了较为细致的论述。对学生的学习,对艺术的创造,对审美的认识以及经济生活都有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文化、情感、宇宙、发展、客观、幻想、智慧、凝重
所有的视觉艺术都离不开“线”的造型,但如果要给线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却甚为困难。原因很简单:艺术上的线是不能与数理中的线划等号的。线在视觉艺术中的属性很模糊:一方面,线的客观决定了它的多样性;另一方面线的运动和虚幻给别人留下不确定因素。线是实体,线也是情绪,线更是一种精神。笔者想以全新的观点探索“线”在视觉艺术中的作用。
一、线的多元性
面是线的扩展,点是线的浓缩。因此,一切面、点都应是线的组成。比如球体上的明暗交界线(缩小了的面)和暗面(放大的线)就是如此。而点更赋予线在表现过程中的丰富多彩性。线的界定要广泛、内涵要丰富。不解决线的认识问题,艺术创作就无法精美而生动。
二、断线
既然线的拓宽就是面,线的浓缩或截面就是点,那么断线呢(即线的中间有断的地方)?其实线的浓缩是点,点的浓缩就是空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断线”.
断线是高度的浓缩,内容相当的丰富,有点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含义。老子提倡的“虚空”正符合这个意思。这里的“空”和“白”包含了无限多样的东西,在视觉艺术创作中,无论是留白和断线都是极微妙的地方,也是美的极致。因此,白点和黑点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断线也有它的物理成因。比如高光就常常阻断线的延续,也就是说高光的部分是物体视觉上最强烈的地方。
视觉艺术家都是处理空白和断线的高手。如书法家在书法艺术中经常运用断线。书法家的断线常常与心理活动连在一起,所谓笔断而意连就是这个道理。
三、线的情感
线是有情的。有时它如行云流水,有时它又如锥划沙;有时它固化为钢筋铁骨一般,有时它又婀娜多姿;它时而横扫千里,时而又如情侣之情绵细如云;它忽而似高山坠石,撼天动地;忽而又如春天的雨露上,婆娑温柔。大自然千百万年的塑造,在视觉艺术家的手中,瞬间即成。创造者及观看者都由于情感的共鸣而血浓于水。
线是直观的,来不得半点修饰。智者的线,庸人的线,坚定的线,摇摆的线,快乐的线,痛苦的线,老练的线,幼稚的线,美丽的线,丑陋的线等等,无不反映出画者的修养和心迹。谁能说梵高的向日葵中异常旋转的绚丽多姿的线条不是如实地表达了他的身世以及他疯狂追求太阳光芒并为太阳献上活祭的心情呢?谁又能动摇他在世界美术史上显赫的地位呢?
四、线的广泛运用
(一)在素描中的运用
1.线是浓缩的面。前面说过,当面与面形成一个角度时,就变成了一条线。一个物体的边沿其实就是由许多的面压缩而成的线。两个面的转折实际是有面的,只是由于太窄而用线代替罢了。如正方体的转折线都是由面组成的,这个面得借助放大镜才看得见。
2.面的转折靠线,不管这个线粗细如何。一个平面如果要让它转折的话,把线用准确,就可达到百分之八十的理想效果了。
3.光影效果。这是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的现象,它的原理还是用线分割。两边的面是受光面或反光。中间的线是暗面,这就是通常称为明暗交界线的。掌握了这个技巧后,了了数笔就可以画出很精彩的形象造型。当代素描画家舒传熙的人物素描就是运用这个原理。素描中的亮线可以用刮或擦得到。
4.线的拓展。任何一个物体都可以近看是面远看是线或点,当然也可以完全用线或点去描绘对象。然而素描最终目的仅是为了更好地创作美术作品而已,我们不能坠入为素描而素描的形式主义中。
5.中国画教学中线的运用
线的无限多样性造就了无限多样的情感特征和物体质量的不同形态。
(1)线的气力。大自然中的线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历经百亿年变迁,造就出巨大力量的各种线条。古人把书法线条形容为“屋漏痕”、“一波三折”、“吴代当风”等等就是为了接近自然。我个人认为,线之所以迷人,除了传达出了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画者本身如实地再现了大自然的线的特征。因为大自然中的线是无处不在的,所以我们画的线不能虚弱。但也不是谁的力气大,谁画的线条就有力,要不断实践。为此有人付出了终生的努力。所谓气力,只能靠不断练习才有可能得到。不过,有必要强调的是要想画出理想的线条,一个平静而愉快的心情是特别重要的前题。而神情恍惚、注意力不能集中是画者的大敌。
(2)毛笔字是线条的情感彰显得最好的形式之一。毛笔字是视觉上最美的线条,除了以上所说的特点以外,它的起承和转折包含了中国几千年文化特有的内涵,魅力无穷。它的知白守黑或知黑守白的原理与素描技法一脉相通。同时它在“疏密聚散”等原理方面和国画都有异曲同工之处。学练毛笔字也能让人气定神闲。
(3)不同的线可以表达不同的质量和情感。凝重而略带锯齿的线条适合表达较粗糙的物体,在情感上就有一种苍桑之感。如果钜齿较为强烈的话,感觉就是不安的或痛苦的,反之就是流畅和幸福的。光滑的线条比较能表现细腻的物体,情感上是舒畅的。耐人寻味的是,有些艺术家却着意追求痛苦线条的表现。
(4)关于“十八描”.古人历经数千年文化积淀,总结出了线的十八种形态。但无论是“钉头鼠尾”,还是“高古游丝”,也或是“铁线描”等,在多达十八种线条里,我们不难看出这样的信息,那就是线条的丰富变化。这种变化远远地超过了十八描本身。古人画画时也是根据不同事物和不同心情进行描绘的。
(二)雕塑、建筑、园林设计
雕塑。这里主要是指具象人物雕塑。古代西方诞生了不计其数的伟大作品。不论是写实的或是写意的,都布满线的构成。这些线条或贯穿于肌肉中,或流动于衣服的褶皱中。有的干脆展现在人物的运动过程中,它们都极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主题思想和审美情趣。它们或急或缓,或强或弱,或明或暗,或聚或散,极具感染力。
建筑。在中外古典建筑中,出色地运用线条的范例不胜枚举。谁不为用了许多竖线并且高度达157米的德国科隆大教堂的磅礴雄浑之气而慑服呢?再看北京故宫角楼,线条参差错落,甚为别致典雅,而方正的布局又体现了皇权的威严。
园林。苏州园林至今仍以它那深邃而委婉的布局演奏着一曲优美绝伦的歌。但在北京故宫我们更多看到的是直线的运用,因为犀利的直线常给人们以强烈的庄重感。
(三)古装、时装、舞台布景中线的运用
(1)古人长袍向下产生许多飘逸的线条,效果十分美丽。时装的线条则简洁明快,自由而不呆板。
(2)舞台布景,舞台上最显眼的东西莫过于层层帷幔,那帷幔向下产生许多变化的垂线,当光线变化时,这流动着的五彩缤纷的色光线几乎可以感动天地。
其实线的艺术在工业、商业、军事、传播等领域都被广泛运用着,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万物都相互影响,万物都借着我们的线不断运行和发展。它传递着宇宙间最美的情感,并彼此互动,演绎出波澜壮阔的华丽篇章。如果印象派画家满眼看到的都是色彩的话,我们现在看到的世界就是线条的组成!也愿以上的观点给大家带来益处。
参考文献:
[1]丁伯奎。线的艺术语言---书法美[C].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65
[2](俄)鲍·帕斯捷尔纳克。阿佩莱斯线条[C].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1-174
[3]傅凯。线骨·色韵·物象[C].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1-21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