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民谣的主要类型、传播路径及社会影响

发布时间:2011-09-22 10:42:09

  摘    要:唐代民谣作为下层民众所创造的有韵的口头文学形式,传递着时代民众对于封建王朝和社会风貌的集体观念,是"长了翅膀"的下层舆论.本文通过分析唐代民谣的类型以及传播路径,进一步分析民谣作为民间舆论载体的具体特征和社会影响.

  关键词:唐代; 民谣传播; 舆论特征;

  作者简介: 郭欣阳(1999-),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学.;

  一、引言

  "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古代歌谣作为民众直抒胸臆的信息载体,是最古老的传播媒介."曲歌乐曰歌,徒歌曰谣",相比于合乐的、偏重于抒情的民歌,民谣更具时事性、现实性,常常与政治话题相勾连,针砭时弊,更具新闻的意味,其舆论表达的功能也更强[1].

  在中国,民谣文化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中收录了大量当时广为流传的民间歌谣.到了唐代时,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带动了城市的兴起,物质文明空前繁盛."无数驼铃遥过碛,应驼白练到安西",今天,我们可以从唐诗之中一探当时的景象.物质文明的繁盛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开明自由的社会环境和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唐代对于言论自由的包容程度可以说是空前的.在这样的整体环境下,民间传播也呈现出了"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这样口耳相传的热闹景象.

  二、唐代民谣的主要类型

  (一)政治预言类

  所谓政治预言类民谣,就是具有预言、谶示意味的谶谣,这类民谣常常与王朝兴衰、权力更替的预示等话题相勾连,是民众表达其政治愿景的主要通道.在唐代,统治者对谶谣基本采取无信无不信、任其发展的态度,因此谶谣在社会中的流行程度较高.

  其中一部分谶谣预示着世事的变迁、王朝的更替.如"桃李子,洪水绕杨山.江南杨柳树,江北李花荣.杨柳飞绵何处去,李花结果自然成".这则《唐受命谶》字里行间都预示着杨氏王朝将被李氏取代.另一部分谶谣预示了战事的胜败,体现了交战双方的人心向背.比如武德四年,秦王李世民攻破窦氏,在牛口渚生俘窦建德.当时民间流传的一句"豆入牛口,势不得久"的民谣被视为窦氏败亡于牛口的神示.还有一些谶谣隐晦地预言了政治人物的得势和失势.比如说《全唐诗》卷八七八中所记载一则《咸亨后谣》,"莫浪语,阿婆嗔,三叔闻时笑杀人."这则民谣预示了"阿婆"武则天在咸亨后的得势与继位.

  (二)讽咏时事类

  讽咏时事类民谣是口耳相传时代最广为流传的一种民谣类型,其主题大都离不开当时的官僚阶层、官僚制度和政治事件.

  相比于带有赞扬意味的颂谣,历朝历代时事类的民谣都以"讽"为主,多讽刺当时的统治者,并对政治事件发表看法.唐代也不例外,如"回波尔时栲栳,怕妇也是大好.外边只有裴谈,内里无过李老"讽刺了唐中宗惧内,任由韦后干预朝政,致使民心流失,朝局动荡;"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讽刺了唐太宗时期推崇科举取士,一时文人云集响应,尽要考取功名,多有老死文场者的社会现象.怨谣在承载民意的同时,也常常蕴藏了民间丰富的创作智慧和语言艺术.比如,宣宗时,曹确、杨收、徐商、路岩四人共同当政,但却了无作为,只知受贿敛财,于是百姓将四人名字中的一字分别嵌入四句谣词中,作《嘲四相》:"确确无余事,钱财总被收.商人都不管,货赂几时休."

  当然除了有讽刺意味的民谣之外,还有一部分歌颂和赞美时政和优秀官员的民谣.比如说《乐府诗集》中记载的"欲得米麦贱,无过追李岘"表达了百姓对于李岘作为京兆尹的肯定.还有《全唐诗》所载《时人为屈突语》中"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赞颂了屈突通奉公正直,虽亲戚犯法也不予包庇的美德.

  讽咏时事类民谣作为一扇窗口,可以表达民间情绪,发出基层声音,通过这样的"议政"方式展现出了民众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而这样的表达方式也逐渐成为统治者辨别官吏善恶以及能力大小、政绩好坏的一种特殊方式,影响着封建王朝政策的颁行、官员的任命等大小事宜.

  (三)风土民情类

  这一类民谣反映了民间的传统观念或是地方的风土人情,展现了民众的生活景象.比如说汉武帝时期的民谣"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再到唐玄宗时期的"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男不封侯女作妃,君看女却是门楣",展现了当时人们因为卫子夫、杨玉环受宠幸而导致重男轻女这一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颠覆的社会现象."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这首比较出名的"神鸡童谣"则是表达了民众在看到贾昌因迎合唐玄宗的喜好,凭借斗鸡获得荣华富贵时的羡慕心理.

  风土民情类的民谣相对来说在民众之间的流传更为广泛,在传播过程中触发了民与民之间的共情心理,逐渐成为了具有一致性的观点表达.民众的从众心理致使这类民谣最终引发了集体观念的改革和社会风气的变化,更是成为了民俗文化发扬和传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唐代民谣的传播路径

  (一)"长了翅膀"的下层声音--官方"采风"制度

  先秦时期我国就有"以古人徇路,采取百姓讴谣,以知政教得失也"的做法.所谓采风,取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采风即"采国风",是指封建王朝通过行政手段收集民间歌谣,以观风俗、知民情.秦朝时,政府建立乐府机构,自此有了专门为采风而设的行政机构.汉代从汉武帝起,更是将此形成一种固定的国家制度.中唐时期,以精英诗人为代表的士人阶层继承汉乐府观采风谣以知民情的精神,开启了"新乐府运动",主张恢复古时采风制度.唐代设有专门的采诗官,校书、拾遗、翰林学士等职务多由诗人担任.白居易在《采诗官》一诗中写"采诗官,采诗听歌导人言.言者无罪闻者诫,下流上通上下泰."足以可见采风政策对于民间思潮传播流动、上达天听的推动作用.通过采风,统治者可以了解民意、通晓民情,使田野之风吹入庙堂深处,进而起到补察时政,以正为政之失的重要作用.

  (二)政治博弈与适度动员--统治阶级"造谣"

  谶谣的神示和预言性质使得其成为许多政治家和野心家用来进行政治斗争与博弈的重要武器,在唐代时出现了统治阶级"造谣"的传播现象,即政治家主动制造谶谣以达到政治目的.比如说《朝野佥载》卷五所记载骆宾王通过制造谶谣协助徐敬业鼓动裴炎谋反一事:"裴炎为中书令,时徐敬业欲反,令骆宾王画计,取裴炎同起事.宾王足踏壁,静思食顷,乃为谣曰: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教炎庄上小儿诵之,并都下童子皆唱."另有一则是关于晚唐名臣裴度,讲到裴度受重用,却遭奸佞小人忌恨,制造"非衣小儿坦其腹,天上有口被驱逐"的谶谣对其进行诬陷,但多亏唐敬宗李湛明辨是非,没有相信这则故意制造的谣言.

  上述事例足见统治者对于民谣所带来的社会力量的重视程度及利用之心.而每每在封建王朝更迭前夕,民间总会出现一些谣言,预示天下兴亡,昭示王朝盛衰,常常会使得社会动荡、人心惶惶.今日我们从史书记载中可以大胆推测,这些预示天下易主的民谣大多是人为炮制.政治家自上而下地传播民谣,进而借助民间力量扩大传播范围,引发社会热议,实则是通过"软"手段来进行适度的社会动员,为自己的政治行为盖上"合理性"的烙印.相比于强硬的军事手段或是行政手段,适度的言语动员起到了良好的造势作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唐代民谣的舆论特征及社会影响

  先秦时期,我国就有"舆人诵之"之语,《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而在《国语·晋语三》中提到"舆,众也","舆人之诵"即公众意见,这与我们今天所说的"舆论"一词有异曲同工之处.唐代时,民谣作为民间舆论呈现出了具体特征和一定的社会影响.

  (一)民情民意的晴雨表

  民谣作为民间舆论的主要形态和载体,是表达民心、民情的一种社会现象[2].通过采风的官方手段以及民谣在民间舆论场中的自我发酵,民谣以较强的流动性对唐代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成为了统治者掌握民情民意的晴雨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统治者的政治决策,同时也对政令实施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清人刘毓松在《古谣谚序》中说:"谣谚皆天籁自鸣,直抒己志.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可以达下情而宣上德."反映出民谣的社会属性和政治功能.民谣作为民间舆论,与官方舆论话语相抗衡,成为连通上下的介质,也成为了统治者体察民意、了解舆情的一项重要信息载体.

  (二)社会稳定的安全阀

  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一定的舆论张力,即社会舆论容量.如果民众无法通过信息渠道抒怀解意,社会中的负面情绪就会越来越多.民间舆论的发酵常常会集聚力量,引发实质性的群体行动,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唐代自由开明的社会风气催生了包容性、开放性较强的社会舆论场,在这个舆论场中,"乡土中国"中人口数量最为庞大的普通民众得以表达他们的共同利益、共同意志和共同认识,可以用不同于官方传播和精英传播的独特声音表达看法、针砭时弊.民谣成为社会及其成员的一种情绪发泄的出口和精神疏导的机制,通过这样的舆论表达,民意得以伸张,社会矛盾被缓解,保障了社会的稳定运行.

  (三)开启民智的敲门砖

  作为古代基层民众的集体智慧结晶,民谣巧妙地以有韵的形式扩大了其传播能力、传播效果.特别是在唐代中后期,成为了官方采风、了解民情的重要载体和精英文学创作的灵感来源.在这一过程中,下层民众的政治意识开始觉醒,通过制造民谣这一低门槛的开放舆论,发出基层声音,表达政治愿望,实现集体利益.广大民众的智慧最终汇集为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这些押韵的、风趣的,具有一定艺术色彩的民谣.

  五、结语

  "暄暄道路多歌谣,河北将军尽入朝",唐代民谣伴随着世人的日常生活而被创作,表现出了独特的时代特征和社会风貌,成为了普通下层民众表达情绪、获取信息,展现基层价值理念和审美情趣的重要窗口.以独具特色的下层声音打破了官方传播和精英传播对于社会舆论的掌控,也为后世呈现出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元、妙趣横生、流光溢彩的唐代传播图景.
  参考文献
  [1]吕肖奂.中国古代民谣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6:18.
  [2]文言.论民谣的舆论特征[J].民间文学论坛,1997(02):70-72.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