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体育运动有着竞技性、交际性和观赏性等特点,因此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多方面的文化品性.这样一来,也就对高校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多忽视了体育文化教育功能,使得整体的体育教学效果不佳.基于此,本文探讨了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文化品格教育策略.
关键词:高校体育; 体育教学; 文化品格;
作者简介: 崔玮(1972,12-),女,民族:汉,籍贯:陕西咸阳,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历:本科,职称:副教授.;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渗透到了人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对当下的教育体系提出了全新的文化品格建设要求.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文化品格教育策略,势在必行.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各行各业都面临着进行改革的挑战.我国的教育为了紧跟时代的步伐,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培养时代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教育改革运动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融入品格教育也成为新时期的一项重要改革.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在知识内容方面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因而对知识的追求已经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而是转向学习更多的文化性内容.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体育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融入更多文化因素,让体育教学在帮助学生强健体魄的同时,塑造学生的文化品格.
1 高校体育文化品格实施的意义
提到体育,人们脑海里通常会浮现竞技项目、动作技能,通常不会将体育与文化品格联系起来.不仅大众观念如此,高校大学生对体育的理解也是浮于表面的.大多数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通常是因为体育运动给自己带来的愉悦感,或者是从小形成的一种运动习惯,真正因为热爱体育文化喜欢体育的人十分稀少.在一般的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中,通常是分为外在和内在两种生命文化的.一个经常进行体育运动的人,往往能将其内在气质外化表现出来,拥有与一般大众不同的形象,这就是形体美.当然,这种外在的形体美并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有人以健康为外在美,也有人以健壮为外在美.现今,我们处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时代,正是由于多种多样的体育外在美表现形式,才吸引了性格不同的大学生.时代在迅猛发展,学生性格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因此体育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求.体育的内在文化通常需要日积月累的体育学习才能表现出来.调查显示,每个人在运动过程中,身体内部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化学反应,而这种化学反应正是改变人们精神面貌的重要因素.日复一日的运动,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积极稳重的人喜爱体育运动,也是因为在长期的体育学习形成的独特气质.这样一种气质恰恰是现代大学生需要的.体育的内在文化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帮助学生养成有计划、有规律的健康生活作息.总而言之,文化品格对高校体育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2 高校体育教学文化品格培养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比较晚,整体的教育理念也相对落后.另外,在高等教育教学中,通常会关注学生的知识素养,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文化品格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2.1 高校教育理念滞后问题
优质的高校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能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但是在目前的高校中,体育教学通常不被重视,也缺乏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追究原因,首先是高校在设置课程方面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高校的体育课程往往开设在大一和大二,并没有贯穿整个高等教育生涯的始终.这样一来,学生只能够在大一大二时期接受到体育文化熏陶,并不能够系统性地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其次,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技能教学上,很少能涉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内容,因而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完全脱节.滞后的教育理念,并不能打造人文性的体育课堂.
2.2 技术教学占了主导地位
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行下,不少高校已经逐渐引入了相关的文化品格概念,但是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不少高校的体育教师仍然选择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少顾及到学生的心理、人格培养等方面的教育.另外,体育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会采用大量的游戏来进行教学,游戏中并不能较好地融入文化品格培养等方面的内容.各式各样的游戏环节,看似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形式,实际上让整个体育教学都陷入了一种浮于表面的肤浅困境.
2.3 应试教育造成思维误导
目前高校教学的重心依旧放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知识上,忽视了教育中存在的文化教育功能.为了提高学生成绩,不少高校甚至大量地减少了体育课程的课时数,忽略学生的心理状态.长此以往,就会限制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3 高校体育教学中文化品格的生成策略
3.1 重塑体育教育的文化目标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文化品格的培养,高校体育教学应当不断优化和调整教学目标,尤其是要重塑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体育教师就能够依据这样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融入人文教育内容,进一步彰显文化品性.当然,除了传统的教育目标外,高校体育教学中还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项目,融入相应的社会文化特征,把握体育教学的文化实践,将显性教学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重塑体育教育的文化目标,能够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体系,进而建立起更加科学的人才教育体系.此外,完善的教育目标能够让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接受更多的文化熏陶,引起更多对现实的思考,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目标从静态到动态的、从单一到更加多元化的状态发展.这样一来,就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全方面的素质.
3.2 贴近学生的体育运动与文化需求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体系中,有着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但是真正能够供学生学习和选择的却寥寥无几,并且单个的体育项目并不具备相应的文化品性和教育功能.基于此,面对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内容,高校应当不断进行优化升级,多选择一些贴近学生运动需求和文化需求的运动项目,并且要进行相应的有趣的文化教学设计.只有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才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育价值观,改善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导入一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从而丰富整个教学环节.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丰富体育教学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也能够塑造学生的文化品格,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传统项目的融入能够进一步地弥补体育竞技项目中的诸多弊端,从而健全整体的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体系.
3.3 丰富体育教学过程的情感交互与体验
在体育教学情境中,体育活动通常是以集体互动的形式展开,需要学生投入运动和情感,展现交互生成的体育教学过程.这样交互往来的教学过程,能够为体育文化品格的塑造提供高效的空间.因此,高校的体育教师要勇于向传统的教学模式发出挑战,勇敢地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创设更多的集体活动项目.集体互动项目,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够避免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出现单独学习的状况.集体的素质拓展项目,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多元的合作中产生积极的情感,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这样一来,就能让高校体育教学的文化品格更加多元化、立体化.
3.4 实施人性化的教学评价策略
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中,仍然存在着很多弊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评价方面往往过分地看重学生的期末测试成绩,对学生的考核也停留在基础的体育技能素质测试上,所以会忽视对学生的运动情感、学习态度方面的考核.基于体育教学文化品格生成的体育教学评价,应当适当地扩充教学评价内容,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此外,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育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从而能够时刻反省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人性化的教学策略,有利于打造和谐平等的教育教学环境,帮助塑造体育教学文化品格,丰富精神内涵.
4 结束语
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对高校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的体育教学文化品格应然的表现为对技能的超越,但现实状态中存在着教学文化品格缺失的现象.基于全文的探讨研究发现,高效的体育教学活动应当格外注重体育文化品格的生成.伴随着高校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应当不断地突破传统的束缚,进一步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氛围,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文化品格教育,让大学生们能够养成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的优良文化品格,对一个学生来说是终生受益的.
参考文献
[1] 王林毅.基于体育素养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文化品格思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7).
[2] 顾志平.高校体育教学的文化品格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