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现状评价和未来预测为手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凉城县耕地、人口、粮食三者之间的关系。依据凉城县近年来耕地、人口、粮食的基本情况,运用灰色系统模型和自然增长法,对该县的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预测,提出耕地与人口协调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保障措施
社会发展的同时伴随着许多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大量的耕地被征用为工业、交通和建筑用地,从而使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压力逐渐突显出来。因此,人类充分认识和深入研究自身的经济行为及其积累过程,以及它的结构性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与环境效应,即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的定量研究,已成为当今国际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1].凉城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的一个大县,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故合理使用土地,对本县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发展有具重要意义。
1凉城县概况
凉城县位于内蒙古的东南部,南部与山西省毗邻,西部与呼和浩特市的和林格尔县交界。地处阴山脚下,黄土高原的东北边界。
凉城县的地形以山地、盆地为主,南边是马头山,北边是蛮汉山,中间为岱海盆地;多年平均气温为3~6℃,温度的季节变化大;多年平均降水量392mm,且集中于7、8月份;水资源比较丰富,有大小河沟300多条,水质较好。
凉城县2014年底GDP为74.52亿,人均GDP为30150元,人口总量24.38万人。经济方面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近些年大力发展工业以及第三产业,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第一产业的科技水平还较低,粮食单产不高。随着本县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地矛盾逐渐突显出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
2人口、耕地和粮食产量变化分析
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凉城县的人口小幅增加,从2005年的23.66万增加到2014年的24.39万,增加了0.73万。其中,从2005年到2009年人口持续增加,而从2009年到2014年,人口则有小幅下降,但下降不明显,总体仍呈上升趋势。
农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多,2014年达74千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1.5%.粮食种植面积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增幅不大。小麦种植面积下降明显,减少了近一倍,并且还有继续减少的趋势。
粮食总量呈波动上涨走势,2005年到2014年间,粮食总量有增有减,其中2008~2009年,粮食总量由228230吨下降到153945吨,下降明显,粮食产量呈现出不稳定特征。在粮食作物结构中,玉米和马铃薯的产量较高,比重较大,2014年分别为66.0%和28.9%,两者合占94.9%.而作为本地居民日常食用的主粮--小麦,其种植面积、生产总量和所占比重均在不断地减少,这一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见表1)。
总体来看,十年中凉城县的总人口在不断增加,耕地总面积、人均耕地,粮食总产量、人均拥有粮食量都呈增多趋势,但个别年份出现减少现象,且减幅还较大,呈现出不稳定状态,因此不应盲目乐观,应给予重视。
3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预测
3.1人口、耕地和粮食产量预测
人口是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人口的增多势必加剧对粮食的需求[3].
2005~2014年凉城县人口增加了0.73万人,运用自然增长法对2020,2025,2030年凉城县人口进行预测,预测公式为:y=P0×[1 k]t,这里的y表示未来预算人口数,P0表示2014年的人口数,t为未来预算时间段,k为每年平均的增长率。其预测结果:2020年人口为25.149万人,2025年人口为26.750万人,2030年人口为28.286万人。
凉城县耕地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利用2005~2014年凉城县耕地面积的数据,运用灰色系统模型,对凉城县2020,2025,2030年耕地面积进行预算。建立的GM(1,1)模型为:x(1)(t 1)=1825e0.0284t-1726(c=0.0429,p=1),其预测结果:2020、2025、2030年耕地面积分别为89600hm2、102500hm2、130700hm2.
凉城县的粮食总产量呈小幅度上升趋势,利用自然增长法预测,计算公式:y=P0×[1 k]t,其中,y为预算年粮食总产量,P0为基准年粮食总产量(2014年),t为预测时间段,k为年平均增长率(为0.39%),预测出2020、2025、2030年粮食总产量分别为273470t、295501t、340862t(见表2)。
3.2人口承载力预测
大部分学者将营养水平分为贫困型、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型4级。由于不同的地区自然条件、生产发展水平、食物构成等方面差异较大,确定营养水平的级别应充分考虑当地情况[4].参照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营养学会等单位对乌兰察布市的有关测算结果,确定为温饱型人均占有粮食量350kg、小康型人均占有粮食量450kg、富裕型人均占有粮食量550kg[5].根据此标准,对凉城县未来15年内,耕地资源所能承载的人口能力进行预测(见表3)。
从预测数据看,未来15年内凉城县耕地资源的人口承载能力较强。但预测的结果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在实际应用中,还要坚持耕地、人口和粮食均衡发展,继续坚持保护耕地的政策,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4提高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建议
耕地资源可承载人口的能力,受到社会经济水平、科学技术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制约,并在不断发生变化。近些年来,凉城县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速度都较快,人口也在不断地增加,耕地资源也面临较大压力。因此,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十分必要。
4.1坚持耕地保护与城镇化协调发展
城镇的发展应在以保护耕地为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城镇用地的增加致使耕地数量不断减少,凉城县这方面也表现的较为明显。其实,加快城镇化发展与保护耕地并不矛盾,城镇化建设可通过产业转移,促进优势产业及项目发展等措施来实现。总之,保护耕地环境和城镇发展一定要相互协调,要从减少对耕地资源的破坏入手。
4.2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发展生态高效农业
在农作物耕作亩数不能继续增多的情形下,可通过科技水平的进步来提升单位面积的产量,不断提高农作物单位时间内产出的数量。要切实可行地制订完整的保障农产品播种面积的计划,把有限的资金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农业上。通过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采取合理的灌溉方式、使用低污染化肥等措施,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率。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非农业用地规模不断扩展,加之城镇近郊肥力较高的耕地首先被占用,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制约了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提高。因此,要不断地加大资金投入,改造中低产田,扩大水浇地面积,提高集约化程度和机械化率,发展生态型高效农业,凉城县的实际情况更应如此。
4.3加大保护耕地的政策力度
凉城县多山地丘陵,坡地多,利用难度大,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了许多诸如土壤肥力下降等诸多环境问题。因此,当地政府必须通过相关政策保护耕地资源,尽量减少非农业用地对耕地的侵占数量,并且加强后备耕地资源的开发和整理。对田梗、土坎等开发难度小、潜力大的土地,应加以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刘昌明,郑度,陆大道,等。地理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地理学期刊主编笔谈[J].地理学报,2005,60(04):531-545.
[2]凉城县统计局。凉城县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97-109.
[3]常立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651-22653.
[4]张贵军,朱永明,张蓬涛。石家庄市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评价[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4(06):120-126.
[5]乌兰察布市土地管理局编。乌兰察布土地资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