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基督教建筑发展的现代性趋向

发布时间:2016-05-31 12:21:33
   摘要:中国当代基督教发展迅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教堂建设的现实需求巨大。但在中国当代,大量的基督教建筑建设仍以仿哥特式风格为主,这不仅不符合中国当代的时代性,而且也不利于中国基督教的“本色化”发展。相比而言,中国当代基督教建筑发展有一定的滞后性。该文针对中国当代基督教发展的历史困境,对仿哥特式教堂建筑进行了分析与批判,进而指出了其关键问题在于现代性不足;并以近十年来新建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基督教建筑为例,阐述了中国当代基督教建筑发展的现代性趋向。
  
   关键词  仿哥特式  中国当代  基督教建筑  时代性现代性。
  
  就基督教而言,基督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基督教是对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统称,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三大教派和其他一些较小教派;狭义的基督教是指其中的新教①。本文所讨论的当代②基督教建筑主要是1949年至今的广大基督教教会所设立的教堂建筑。中国当代基督教大致可以分为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7)、大跃进运动及调整时期(1957-1965)、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7)、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至今)四个时期③(表1)。总的来说,当代基督教受中国宗教政策的影响比较大,自改革开放后中国基督教走上了独立自主的“本色化”的发展阶段。
  
  中国基督教信徒人数众多,且增长速度较快,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据《Operation World21st Century Edition》的统计,2001年中国有基督徒九千多万(包括港澳台),占全国的人口比例约为7.25%,年增长率达到7.7%,信徒遍及全国各省③。据2009年不完全统计,中国基督教现有教会堂点约55000个④,教堂约24000座,聚会点31000多个,而信教人数在2300~4000万。为了满足当代信徒众多且迅速发展扩大的需求,中国基督教教堂的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
  
  1  中国当代基督教建筑的主要问题。
  
  中国当代新建的基督教堂建筑风格仍以仿哥特式为主,其次是巴洛克、罗马风、斯拉夫式等多种折中式风格,现代风格所占比例不大。当代中国基督教堂仍以仿哥特式教堂风格作为创作思路,并把这种风格作为基督教教堂的范式和标准。时至今日,中国当代仍以仿哥特式作为新建教堂的首选风格(图1~2)。究其原因,不仅在于中国当代过于注重基督教堂神圣性,排除其非基督教堂风格;也与改革开放之前的教众信息闭塞,不了解西方基督教堂的历史变革和发展有关系。
  
  1.1 现实矛盾与困境。
  
  中国当代基督教堂的现实困境:一方面,中国宗教政策采取的自治、自传、自养的三自政策,努力使得基督教成为中国特色的本土化宗教,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当代中国仍花费巨大成本大量建造并强化“洋教”的仿哥特式风格教堂,并以此作为教堂建筑的蓝本,而这种模式一直主导着中国当代基督教堂的建设。中国当代基督教建筑发展的现实矛盾不仅不符合中国当代社会的时代性,也不利于中国基督教的本土化发展。
  
  1.2 西方基督教建筑现代转型。
  
  随着基督教神学的改革和现代主义的普及,西方基督教宗教观念和建筑审美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堂建筑表现出世俗性和多元性特征。基督教神学改革和宗教仪式的变化使得基督教堂表现出包容性和世俗性;而社会的进步和现代主义的普及带来了技术进步和审美变化,教堂建筑模式就多样化起来了。西方基督教堂建筑进行了不断的演化和革新,自二战以后就已经抛弃了仿哥特式建筑创作模式,完成了基督教的现代转型,并开创了一个多元化的现代教堂设计格局。
  
  (1)基督神学的改革。
  
  自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和罗马天主教梵二会议⑤之后,基督教神学和礼拜仪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信徒与上帝之间不需要神职人员的代理,可以直接与上帝进行交流。信徒从原来沉默的旁观者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基督神学的改革导致了礼拜仪式和教堂建筑的变化,圣坛就成了整个建筑的中心,人们围绕圣坛做礼拜活动。而主持仪式的牧师也不再背对信徒而是面对信徒,圣坛与牧师之间也变得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了。传统基督教堂作为上帝的居所,表现出教堂空间的神圣感;而在当代基督教堂中信徒的自身及其活动已成为教堂的主角,教堂作为驯化人的作用和神圣性就弱化了,表现出一定的人性化和世俗性,这对当代基督教建筑空间布局和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现代主义的普及。
  
  20世纪建筑学的发展和现代主义的普及为教堂提供了大众审美基础和艺术创作的精神源泉,科技的进步也为现代教堂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当代建筑艺术的多样性和无主题性摆脱了基督教堂传统的范式,尤其以哥特教堂风格为主的“刻板印象”;先进的结构技术、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现代教堂的多元性发展,产生出不同于传统教堂的宗教空间体验。
  
  1.3 对仿哥特教堂建筑的批判。
  
  与西方基督教建筑相比,中国当代基督教堂发展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而与国内其他类型相比而言,其整体发展也往往略滞后于同时期其他类型的建筑。中国当代基督教堂建筑的滞后性主要表现在现代性不足,既不能适应中国当今时代的发展,也不利于中国基督教本地化发展。
  
  (1)缺乏时代性。
  
  当代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家形象稳步提升,中国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这种仍以仿哥特建筑风格为主的折中式风格,不仅脱离了中国当代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从建筑功能上说也不能满足当代宗教活动多元化的空间布局。这种类型的教堂建筑在建筑构造上利用现代技术和新的材料模仿过时的建筑形式和构件,不仅不能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而且造成了巨大社会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并且显得表里不一,毫无逻辑性,不符合现代建筑的基本原则。
  
  (2)缺乏地域性。
  
  西方自20世纪60年代梵二会议开始提倡用多样性建筑形象表达基督教信仰。但中国当代新建的教堂无论南方或北方、山地或平原、城区或乡村,仍以仿哥特式风格作为首选样式,而且这种风格在中国当代基督教堂建设中占有特别大的比重。这种同质化的设计风格和模式在本质上忽视了建筑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基地条件和建筑技术的联系和地域性差异。这种模式既也不符合中国基督教的三自宗教政策,也不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基督教。
  
  (3)空间适应性不强。
  
  以仿哥特风格为主的折中式教堂建筑往往过分强调教堂外观形式的仿真性,注重材料堆砌出的立面效果,而忽略实际使用功能需求,导致了教堂内部空间呆板、缺乏灵活的适应性、忽视宗教精神空间氛围营造,不能体现基督教建筑的空间特质。如新建的仿哥特教堂建筑为了得到西立面的“完美”效果而设置玫瑰窗,使得室内不能通风散热,牺牲了实际使用的舒适性(图3)。
  
  2  中国当代基督教建筑的发展倾向。
  
  当今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充满着自由个性表达和多元化的时代,这给建筑师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尽管中国当代基督教建筑现状仍以仿哥特式风格为主,但是自改革开放以后,香港在教堂设计理念和建筑实践上一直保持与国际同步,并作为国际化窗口影响到与其相邻的深圳和部分南方城市及地区⑥。近些年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师在场所的尊重、功能的实用性和宗教氛围的营造等方面都有新的探索,涌现了一批具有时代性的优秀的教堂建筑作品。它们遵循基督教的历史发展脉络,并结合中国自身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典型性,代表着中国当代基督教堂发展趋势和现代化转型,本文以近十年来几个有代表性的现代基督教堂为例,阐述中国当代基督建筑发展倾向。
  
  2.1 多元化趋向。
  
  改革开放后,禁锢的思想得到解放,社会文化生活空前繁荣,呈现出大众化和多元化特征。中国当今基督教堂以仿哥特风格为主,兼以西方历史上多种折中主义基督教堂风格并行,当然也有为数不多现代风格的教堂。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体现了中国当代教堂建筑风格的多元性。现代基督教堂不再遵循古典基督教堂典型的范式,而是根据建筑师的个人理解和思考,设计出个性化的教堂。古典的标准和范式不再具有唯一性,这样设计师有了很大的创作空间,更加注重空间的精神性和宗教氛围的表达。现代基督教堂重新审视基督教的社会功能,调整教堂服务的重点。教堂不再仅局限于单一的宗教活动,还要满足与世俗生活相关的其他需求,出于对人性的关怀,现代基督教堂空间表现出世俗性、多功能性和休闲化的倾向。比如教堂除了提供教徒沉思和反省空间外,还要提供更多的交往空间和学习空间,甚至休息观光等休闲空间。如苏州相城基督教堂由变形的拉丁十字交通轴来组织平面,具有隐含的宗教寓意和仪式感,不仅提供教堂使用的功能性空间,还提供了非教堂功能的非功能性空间(冥想空间、餐吧、茶吧,观景走廊等)(图4)。
  
  2.2 表现主义倾向。
  
  (1)建筑平面   .
  
  现代基督教堂不再以巴西利卡、拉丁十字、希腊十字等古典教堂平面为蓝本,而且是趋向以集中式的平面为主。古典建筑平面过于强调礼仪程序和不同身份人的空间分隔,而现代基督教堂则采用集中式的平面,模糊了信徒与上帝之间的空间界限,加强了信徒交流的直接参与,营造了一种向上帝聚拢的向心力和亲和力(图5)。如浙江崇一堂采用扇形式集中式平面,屋顶如悬挂的帷幕一样从天边垂下。室内具有极强的辐射感和向心性,集中式空间营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建筑极具张力和表现力(图6)。
  
  (2)建筑形体。
  
  现代教堂形体设计往往以纯粹的几何形体作为外部形态设计手段,突出建筑的雕塑感,营造出神圣而静谧的外部空间氛围,创造具有时代感和时代审美的教堂建筑。充分考虑到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堂形体设计从环境中来,到环境中去,实现建筑形体本身与外部空间氛围营造的耦合,以获得建筑的神圣性和归属感。如苏州相城基督教堂由两层四方体基座、非对称的楔形屋顶和高耸梯形的钟楼组成黑色塑形几何形体,外部形态肃穆而纯粹,坚实的黑色石材墙面上点缀着看似随机编码的窗洞,无不营造着宗教的仪式感和神圣性(图7)。不少教堂建筑外部形体也往往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隐喻性。如杭州下沙磐石堂,主堂外形犹如磐石,加上周围水和灯光的氛围营造,可以让信众联想到圣经中的“从磐石流出水”的故事(图8)。
  
  (3)光的运用。
  
  光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上帝,可以带来教徒被救赎的心理感受;自然光从窗户倾泻于教堂内部,营造出静谧而纯净的宗教氛围。教堂对于光的运用自古有之,而现代教堂对教堂内部采光的刻意追求,充分考虑到自然光的利用,以体现基督教的神学精神和建筑空间的神圣性。新的材料和施工技术使得现代教堂更具有开放性和时代性,营造光的静谧和材料的质感。如杭州美丽洲教堂采用大空间木结构,两端大型垂直天窗以十字架取景,不仅使得光线在教堂室内自由流动,产生有韵律感的光影效果,而且还通过天窗将室内空间自然地延伸到室外(图9)。
  
  2.3 地域性趋向。
  
  由于不同地域的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和技术因素,基督教堂建筑呈现出不同地域性特征。特别是在中国三自教会宗教政策影响下,中国基督教已不再是“洋教”,而是逐渐融入中国文化,成为中国人自己的本土化宗教。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当代基督教堂的地域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中国基督教本色化的现实需要。中国基督教设计在建筑总体布局上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水平向的庭院式布局方式,尊重自然环境,利用对景和借景传统园林手法,使建筑与环境和谐交融。如杭州美丽洲教堂采用小体量自由布局,教堂完全融入自然环境之中。美丽洲教堂有意地模糊了室内外界限,使得建筑与环境自然美景完美交融,极有东方建筑特质的开放性和时代感用新材料和先进的技术与传统地域性营造相结合,在对比和融合中,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基因。如苏州相城区基督教堂黑色花岗岩石材墙面和室外地面碎石块材及鹅卵石铺装,是苏州本地园林铺装材料机理和形式的地域性传承和发展,营造了静谧而神圣的建筑外部空间氛围。
  
  结语。
  
  中国当代基督教建筑发展较西方而言,具有相当的滞后性。中国教堂建筑的现代转型,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中国基督教本地化的需要。尽管中国当代基督教堂发展存在现实困境,而且这个转型期可能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但是唯有结合中国自身条件,不懈努力探索与创新,才能促使中国基督教建筑的现代转型。
  
  参考文献:
  
  [1]  何琦。 基督教艺术纵横[M].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
  [2]  刘平。 中国天主教艺术简史[M]. 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4.  
  [3]  王贵祥。 东西方的建筑空间[M]. 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4]  张应鹏,王凡,董霄霜,等。 苏州相城基督教堂
  [J]. 世界建筑导报。 2017(4):90-94.  
  [5]  津 岛 晓 生,苏 凌,金 尚 婕 .  本 地 化 的 场 所 塑造--杭州良渚文化村美丽洲堂设计[J]. 建筑学报,2012(5):60-61.
  [6]  张西平。 从梵二会议看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传统[J]. 世界宗教研究。 2012(6):93-97.  
  [7]  廖珊珊。 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西方教堂建筑的现代转型[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11(5):161-165.  
  [8]  宋明军。 对我国基督教堂建筑“中国化”风格的思考[J]. 中国宗教,2016(8):48-49.  
  [9]  童巍。 现代基督教堂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D]. 厦门:华侨大学,2014.  
  [10]  陈笑宇。 中国当代基督教堂地域性创作研究[D].长春:吉林建筑大学,2016.  
  [11]  陈始发。 新中国宗教政策的历史考察[D].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1.  
  [12]  华中。 中国基督教地理的初步研究[D]. 南京:南京大学,2006.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