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大院建筑中的儒家文化探析

发布时间:2013-03-09 01:50:20
   摘要:李家大院是晋南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 它不仅承载着晋商文化和晋商文明, 同时也承载着儒家文化。李家大院的宗祠建筑充分体现了“礼”的思想;其整体建筑和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庸”思想;而其私塾院、对联、题词以及一些细节的摆设则体现了“修身、齐家”思想。李家大院以自己不同于外国建筑的独特风格诠释了儒家思想。
  
   关键词:儒家文化; 李家大院; 建筑;
  
   Study the Affection of Confucian Culture on Lijia Courtyard's Building
  
   Abstract:The Lees Courtyard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southern Shanxi. It not only carries the Shanxi Merchant civilization and Shanxi Business Culture, but also carries Confucian culture. The ancestral architecture of the Lees Courtyard fully embodies the idea of“courtesy”, its overall architecture and overall layout embodies the“The Doctrine of the Mean”idea, while its old-style private school, couplet, inscription and some details reflect the idea of “self-cultivating and family-regulating”. The Lees Courtyard interprets Confucianism in a unique style that is different from foreign architecture.
  
   Keyword:confucian culture; The Lees Courtyard; building;
  
  “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 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 继往开来之面貌。今日之治古史者, 常赖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 其故因此。”[1]“建筑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儒家学说在思想领域一直占据了中国封建社会近两千年的鳌头。其影响之大, 不仅表现在无形的精神道德层面, 同时, 也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建筑---因其特性:凝固的历史---也使其不能避免地受到影响。宫殿建筑群的宏伟壮观, 庄严端庄;私家园林的精巧别致, 赏心悦目;民居的朴实无华, 坚实耐用等等, 无一处不体现着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
  
  李家大院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闫景村, 是一座晋南民居的典型代表建筑。李家大院承载着晋商文化和晋商文明, 同样又以其“善”文化蜚声国内外, 百善墙更是引人瞩目。本文就以山西万荣李家大院的建筑为例, 具体了解一下儒家文化对我国古建筑的影响。
  
   1、“礼”
  
  在儒家文化中, 有两个内核, “仁”与“礼”, 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仁”为里而“礼”为外, 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等级学说。如果把儒家学说比作一座建筑, 那么“仁”就是这座建筑的整体构思, 即蓝图;“礼”就是建设这座建筑的实质部分, 建筑的外在形式, 即实体。由此可见, “礼”在儒家文化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而“礼”具体是什么, 荀子有过具体的描述:“礼者, 贵贱有等, 长幼有序, 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3]所以荀子认为:“人之命在天, 国之命在礼。”“人无礼不生, 事无礼不成, 国家无礼不宁。”[3]由以上可知, “礼”在儒家学说中不止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同时, 因为“礼”的存在, 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昌盛繁荣。
  
  1.1 宗祠之礼
  
  儒家重视“礼”, 而“礼”中最重要的是“祭”.因此, 祭祀是我国古代社会上至皇帝, 下至贫民百姓都十分重视的一项活动。自然而然的, 祭祀的专用场地---宗祠也就应运而生了。
  
  李家大院也有自己的宗祠。宗祠中神主的摆放是根据朱熹、程颐的主张, 并且参照当时的制度以及民间的流行做法, 设立了五龛:中龛为上, 供奉的是始祖考妣, 左边为高祖考妣, 右边为曾祖考妣, 最左边为祖考妣, 最右边为过世的父母, 按“左昭右穆”的顺序排列。族中的大事, 如婚拜、丧拜、修族谱、解纠纷、惩族人等一系列有关族中的事物都在这里解决。直到七七事变后, 祭祀活动才逐渐淡化。现在李氏子孙虽然已经分散各处, 回来时也会祭拜一下, 却并不如以前的盛大和有组织了。
  
  1.2 居家之礼
  
  荀子说:“礼者, 贵贱有等, 长幼有序, 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3]除了最重要的祭祀祖先礼仪之外, 居家之礼也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 是明显的主仆之分, 即“贵贱有等”.在李家大院中, 房屋普遍采用三进式的形式, 在最后一进为丫头仆人的住房以及厨房, 前面为主人的居所, 两者截然分开, 不容有任何混乱逾越的地方。同时, 下人的房间内部装潢都十分简单, 基本没有装饰物, 而主人家则极尽所能, 各种装饰应有尽有。这也是森严的等级制度的一个表现。
  
  其次, 注意区分长幼尊卑。在儒家学说中, 孟子提出“五伦”, 其中就有“长幼有序”一条。李家大院的古建筑部分, 总共由十座三进式的四合院组成, 中间是一条平坦、有点窄的道路, 最前面是闻名的“百善墙”, 最后面是宗祠。沿着百善墙走下去, 左边一列依次为第14代敬字辈李敬伦、李敬义、李敬修、李敬仁和第15代道字辈李道在、李道升。右边一列为第16代大字辈李大猷、李大佐和第15代李道荣以及私塾。而中国人以左为尊 (1) 的思想自古就有, 尊长住在左边, 即所谓的“长幼有序”.
  
   2、“中”“和”思想
  
  2.1 和谐---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由来已久, 有“万经之首”之称的《易经》中已经产生了这种思想, 例如“三才者, 天地人”, 直接把天地与人并列。之后儒家的创始人孔子, 更是继承了这种思想。儒家学说中的“天人合一”是要求人们 (或者国家) 在行事的时候, 必须要遵循自然的法则, 否则就会受到天的惩罚。这种思想体现在建筑上, 就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建筑学---堪舆之学。在李家大院中, 就表现出了这种特色---随遇而安, 依势而行, 与天地自然融合恰当。虽然不及园林的小巧精致, 移步换景, 但自有一份北方豪迈的气势蕴含其中。
  
  首先是它的整体建设, 东靠桃花谷, 北依孤峰山, 南边又可远眺百里盐湖, 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随着当地的地势起伏绵延, 从百善墙往下直走, 就是李家大院的整体古建筑, 倾斜着蜿蜒而下, 完美的与当地的地势结合为一体, 一眼望去, 与周围景物协调映衬, 不显突兀。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体现了古人在选择房址上的风水思想, 要求自然环境的“吉利”, 要有利于子孙绵延, 这样前临水、后靠山的格局, 算得上是一块风水宝地, 所以, 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在房址的选择上也是一个具体的体现。
  
  其次是在其后花园遗址上, 花园中有湖泊, 假山、各种果树, 供人休息的40个砖砌窑洞。中间有一个28米高的景行楼, 不仅可以欣赏花园美景, 还可俯瞰李家大院的全景。在花园中, 常年瀑布不断, 水流清澈, 移步换景之间自有一番风情。四季有花, 百鸟长鸣, 在这里, 站在景行楼上, 身在自然之中, 人与自然合二为一, 不用出门而享受自然的天籁之美。怪不得李敬伦称誉这里为“景村别墅”.
  
  2.2 中庸---中正无邪
  
  “中庸”是儒家学说的另一个思想, 主要表现在为人处事上的秉持公道, 不偏不倚。这种性格上的特点, 也表现在了中国的古建筑中, 从最主要的表现---对称中, 就可以窥得一二。中国的建筑基本上都十分讲究对称, 似乎只有这样才可以表现出庄严大气的美感。所以无论是宫殿还是民居, 大都采用这种方式。
  
  李家大院的整体布局同样也是对称的。左边三座三进式四合院, 右边六座, 大门不相对, 但基本上是对称的形式。中间用一条小道隔开, 两边是高高的门楼, 行走其间, 真是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可以清晰的体会到晋南民居的朴实大气, 在土黄色的砖石的衬托下, 有种类似大地一样厚实的感觉, 真的可以称得上是“温柔敦厚”, 同时也有一种“大象无形”的错觉。除此之外, 每一栋建筑都是采用三进式庭院, 沿着中轴线, 左右厢房对称, 整齐排列, 方正严肃。
  
   3、修身、齐家思想
  
  3.1 修身
  
  在儒家学说中, 对于个人修养是十分重视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基础。儒家认为的个人修养的最高层次是“圣人”, 但是孔子都不敢自视为圣人, 所以, 只能退而求其次, 往“君子”的方向发展。儒家所谓的“君子”具备这样的标准:忠人之事, 临危不乱, 可担大任, 刚正不阿, 同时, 又如玉温润, 谦虚自然。以“仁”为中心, 热心于助人入世的性格特征。
  
  首先, “修身”思想对建筑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联、题词中。有了这些文字, 不仅可以增加建筑的人文审美氛围, 同时也体现了房子主人的自身修养或者希望达到的境界, 读之让人感慨喟叹不已。李家大院古建区的对联共有26幅, 其中截取儒家经典中的字句做成对联的就有5幅, 其余基本上都与儒家的思想倾向有密切的联系。例如:“知道诗人赋绸缪, 止邱黄鸟叶绵蛮”, 就是从《诗经》中截取的, 同时使用了其隐含的意思。在同福堂的二进屏门上刻着《朱子治家格言》的部分内容, 体现了主人的严谨治家、谨守本分的追求。这样的地方有很多, 几乎每个房子上都有这样的题词, 在增加房子人文性的基础上, 更加体现了李氏家族的治家守则。
  
  其次, 主要是一些细节的摆设方面。孔子的思想“仁里礼外”, 与“礼”相辅相成的是“乐”, 孔子也多次谈到音乐, 例如:“尽善尽美”的“韶”, “思无邪”的《诗经》等。因此, 音乐就成了儒家学者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李道荣在万荣有“文儒”之称, 在他的信溥堂中, 客厅右边的隔间中有一架古琴, 琴已经坏了, 可是这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李氏子孙并不是单纯的只知挣钱的商人, 他们对个人的自身修养也是十分重视的。在客厅的左侧隔间中有棋盘, 有客来时可以在此听琴对弈, 两个隔间中都有文房四宝, 可以写字画画。在这里, 四艺占全了, 也不负李道荣“文儒”之称。
  
  3.2 齐家
  
  修身之后, 就是齐家, 即治理家庭。只有家庭和睦, 才能完成下一步的伟大志向。而大家族中, 人数众多, 所谓“众口难调”, 必须制定一定的规则, 约束家族中人的言语行为, 创造和睦的家庭环境。自然地, 就产生了家法。但是法律 (指族人所遵循的、只在小范围适用的规则) 的效力始终是有限的, 这就需要另一种力量来管理, 即道德。道德的产生, 基本上又依托于从小的教育。由此可见, 教育是“齐家”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作为世家大族, 家里基本都会有专门的教育场所-私塾。同时, 在后世的不断发展中, 教育-科举-做官, 形成了一套严密的体系, 教育作为做官的基础, 更受到富家大族的重视。
  
  李家大院的私塾院在信溥堂的对面, 门楼很精致华美, 其中的砖雕显示了李氏对子孙的美好祝福。李氏家族中有规定:凡六岁以上的男女孩童必须入学学习, 所用的教材是我国传统的蒙学教材, 如三百千, 三苍等识字课本, 同时兼修“程朱理学”.家族女子还要学《列女传》“女四书 (《女戒》《女论语》《内训》《女范捷录》) ”等。李氏的西席同样也是聘请当时的名师大儒, 如田孟行、冯麟之等。同时, 他们还把冬至日定为教师节, 在这一天, 学生要向老师行礼表示感谢等。从这些规定中, 可以看出李氏家族对教育的重视。
  
  综上所述, 在清末民初那个动荡的年代, 虽然中国本土的思想体系正在逐步解体, 新的思想不断传入, 冲击着传统的儒家思想, 但千年时间形成的思维惯性依然是偏向于儒家思想文化。不管是否有外来文化思想的渗入, 儒家的体系始终占据着中国人思维的大部分。即使是在现代, 儒家的思想已经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现代的建筑受西方影响太大, 中国本土建筑风格正在慢慢消失, 衷心希望建筑家可以多多借鉴中国传统文化, 从中吸取精华, 重现中国建筑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1.  
  [2]阴法鲁。中国古代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937.  
  [3]安小兰。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 2011.  
  [4]来新夏。史记·魏公子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 2009:231.  
  [5]冯慧。礼乐文化创新公民教育路径[J].人民论坛, 2014 (27) :72.
  
  注释
  
  1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从车骑, 虚左, 自迎夷门侯生”[4].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