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大陆青春电影“初恋现象”探讨

发布时间:2018-08-01 12:58:20
   [摘 要] 新世纪后,大陆青春电影的创作进入繁荣时期,"初恋"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在电影中呈现出新的特质.新世纪大陆青春电影中的初恋形象包括悲情的、颠覆性的和浪漫小清新的初恋形象.而初恋失败率高的内因是青少年自身的心理因素、个人情感和理想的选择,外因是父辈对子辈的情感束缚和社会环境下的被动选择.影片通过 "初恋现象"书写对青春的理解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青春是一种回忆,青春是一种成长,青春是一种妥协.
 
   [关键词] 新世纪; 大陆青春电影; 初恋现象; 青春理解

  青春题材的电影在不同时期的电影艺术中都有表现,也是众多电影类型中较能满足青年个体观看期待的一类电影.1994 年姜文导演的 《阳光灿烂的日子》使得大陆青春电影在真正意义上开始踏入征程.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电影市场的成熟,大陆青春电影的创作进入繁荣时期, "初恋"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在青春电影中呈现出新的特质,其被作为青春电影中的重要元素,得到了不同的塑造和表现.
 
  一、初恋形象的分类和特征
 
  ( 一) 悲情的初恋形象
 
  新世纪后,初恋形象的塑造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在青春电影中可见多元化的初恋形象.新世纪初期的大陆青春电影大多为学院派导演所创作,在人物创设上深受时代的影响,带有一定的悲情性,讲述了一代人对爱情、命运不确定性的忧虑、感知和思索.贾樟柯在拍完影片 《站台》
 
  后曾说过: "80 年代我从十岁长到二十岁,从那时到现在,中国社会的变化比泼在地上的硫酸还强烈,我搞不清我为什么会如此矫揉造作,内心总是伤感."①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迅速,原有的体制和规则被瓦解,人心未定,年轻人的情绪不敢大胆地曝晒在阳光和现实下,对初恋对象的情感是小心翼翼而又含蓄、敏感、脆弱的.
 
  情窦初开的年轻人倔强又充满理想,他们想要挣破现在所处的牢笼,在初恋对象身上寄托了关于新生活的希望. 《孔雀》中姐姐高卫红的理想是当一个伞兵,离开这个封闭的小城市.她的初恋对象是一位男伞兵---高大帅气,讲一口播音腔,高卫红想借助他完成当伞兵的理想.像高卫红一样初次感受到爱情的年轻人,表面虽然平静清淡,内心却强烈执拗,他们不屈服于父母和出身带来的命运,渴望全新的爱情和生活.
 
  这群年轻人即使在爱情和理想上不断争取,在影片后半段也都难逃悲情的宿命,初恋最终以失败告终,青春理想最终归于沉寂. 《十七岁的单车》中小贵的初恋对象---琴,喜欢衣着光鲜地在城市里行走,渴望融入城市,但终究还是一个偷主人家衣服的小保姆形象.琴的身份在影片结尾没能得到改变,她的身上弥漫着想要抗争却无力抗争的悲情气息.
 
  ( 二) 颠覆性的初恋形象
 
  伴随着新锐导演的加入,新世纪大陆青春电影中的初恋形象出现了颠覆性的改变.这时候的初恋形象不同于传统电影中所塑造的类型,他们代表着新新人类的发声,个性十足.颠覆性的初恋形象在 2006 年到 2010 年的青春电影中被刻画得尤其多,这一时期对初恋形象的表现,不再是观众心目中传统的少男少女循规蹈矩的模样,而是存在着丰富性,满足了大众文化盛行时期观众多方面的观影需求,并且与当下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相融合.
 
  从 《独自等待》中一直帮助自己喜欢的男孩追女朋友的李静,到 《最后的和弦》中偷偷用音乐宣发感情的项峰,到 《打死不说我爱你》中大胆热烈奔放的女出租车司机美丽,初恋角色颠覆了传统的初恋形象,在对待初恋的态度上,他们心存美好的期盼,情感奔放、大胆、明确,敢于尝试也勇于接受失败,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青春状态.
 
  颠覆性的初恋形象还表现在青年个体男女性别特征错位上.2007 年青春电影 《十三棵泡桐》里陶陶的初恋女友何风,是一个穿衣服松松垮垮,留着男生的发型,身上随身带着一把刀子的假小子形象,她不同于其他电影中初恋女友长发飘飘、气质清纯的模样.何风带有男孩子气,拥有男生豪爽、义气、大胆的性格,给观众展现了一个另类的初恋形象.
 
  ( 三) 浪漫小清新的初恋形象
 
  爱情主题在青春电影中的运用是普遍的,而初恋情感因为主角第一次感受到异性之爱而表现得尤其浪漫,这一特点贯穿于大陆青春电影的始终,在 2011 年后的影片中更加常见,"校园"成为青春电影故事的主要背景地方,初恋形象趋向于浪漫小清新.以 《栀子花开》 《谁的青春不迷茫》 《最美的时候遇见你》 《初恋未满》等影片为代表,创作者用细腻唯美的画面表现男女主人公在恋爱时的形态,以及他们为爱情所做的一切.初次陷入爱情过程中心灵的波动,相互捉迷藏的情感微澜,爱的碰撞过程中点点滴滴的 "小事",在这类青春电影中被合理地利用.2016 年上映的青春电影 《谁的青春不迷茫》,以高中校园为背景,描绘的主角是优等生林天骄和差生高翔.在两人不断的交集中,林天骄和高翔沉浸在甜蜜初恋中的形象呼之欲出,让人感受到细腻、纯洁、清新的初恋情感.
 
  新世纪后的中国文化环境相对自由,大众文化顺应趋势成为一股新的文化艺术潮流,并逐步进入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大众文化更加关注平常人的梦想和生活,走出了政治渲染的怪圈.在中国大陆青春电影中,初恋人物的身上交织着活力与理想、喜悦与伤痛,充满着世俗普通群体身上的悲欢离合情绪.
 
  二、初恋失败的原因
 
  一) 初恋失败的内在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2001-2016 年的大陆青春电影中涉及初恋的影片有 84 部,而其中 75% 的初恋是以失败告终的.
 
  新世纪后的大陆青春电影很多都是以成年人进入社会后的视角去拍摄的,当他们以怀旧的姿态来看待曾经未能得到的初恋,仿佛隔着一层朦胧的面纱,感觉是苦涩而甜蜜的.而电影中正处于初恋当中的情侣,却会因为性格和心理素质不成熟造成初恋失败.青春时期的心理成熟度远远赶不上生理成熟度.
 
  2015 年上映的 《最美的时候遇见你》 被称为"中国最真实的青春电影",导演用写实和未经过多处理的镜头真实地反映了85 后的青春.故事里的杨芳芳和郭阳这对情侣的感情由童年、少年和青年三段组成. 《最美的时候遇见你》里杨芳芳被感情操控,失去了自我.青年个体第一次对异性产生追求和爱慕时,他们的生理条件基本成熟,但是心理成熟往往跟不上.他们的感情更类似于一种感情冲动.初恋的萌发是在青少年时期,所处的社会环境比较单一和纯净.随着主人公接触的事物和人不断增多,其面对的诱惑也就越多,可能会在情感上产生偏差. 《匆匆那年》里方茴和高中初恋分手的原因是陈寻上了大学之后移情别恋沈晓棠,忽视了方茴.
 
  青春电影中理想和爱情是两大普遍的主题,相互之间也容易产生矛盾.青春电影中初恋男女为了理想不得以放弃爱情的例子很普遍,如 《方便面时代》 《中国合伙人》中所表现的.特别是当片子中的主人公走出中学时代,进入大学和社会后,理想和爱情之间的矛盾会激化,初恋失败的原因在于为了理想放弃爱情.
 
  ( 二) 初恋失败的外在原因
 
  以 《青春派》 《初恋未满》为代表的讲述高中校园生活的电影,初恋的情感更倾向于点缀,隐而不发,并没有对高中校园爱情有大面积的表述.究其原因,是在中国传统应试教育环境里,以父母和老师为代表的长辈自觉地站到了反对早恋的队伍中.对于孩子在青春期出现的爱情,第一反应是简单粗暴地扼杀,正如 《青春派》里的母亲和班主任.在父辈的思想观念里,青春和读书考大学直接挂钩,初恋早恋的发生会干扰到孩子的学习,因而忽视了孩子青春期时隐秘的心思和细微的情怀.但他们遗忘的是,初恋正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
 
  新世纪后的大陆青春电影,特别是 2010 年后的青春电影,影片传达出物质至上而非真爱至上的观点,爱情往往屈服于生存的现实压力,和现实的矛盾难以调和.当下社会物质高度发展,人们对金钱的渴望反射到了青年人的身上,以至于影响到他们对爱情的选择.青春的残酷、初恋的失败、前途的迷茫,避不开现实和生存的因素,处于初次爱恋中的主人公想要逃离现实,但是又未能逃脱.
 
  除了以上两种原因,初恋的失败还可能是因为一些不可抗拒的外力因素引起的,如转学、生病、搬家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云水谣》和《第一次》,初恋对象命比纸薄,令人唏嘘.
 
  三、影片通过初恋所表达的对青春的理解
 
  ( 一) 青春回忆论: 初恋是美好的,青春是珍贵的
 
  初恋的一般周期在一年到三年,这相较漫长的人生来说是短促的,但这短促的初恋给青年个体带来的影响力却是恒久的,也有可能是一生的,西方有句话是 "First love is the best of all".青春时期最难忘的感情莫过于初恋,所以青春电影里有关初恋形象的建构最能引起观众共鸣.新世纪后的青春电影带有鲜明的怀旧风格,他们要么回忆特殊岁月的爱情,要么追溯青涩校园生活,要么怀念已经逝去的初恋.在青春电影中,导演在剧情开始的前期都会花很大的篇幅对初恋形象进行描绘,展示爱情的甜蜜和美好,包括使用特写镜头、唯美带有柔光的画面、干净纯粹的环境和使用浪漫清新的音乐等对初恋形象进行烘托.影片里呈现的初恋是美好单纯的,但它又是容易失败的.就像 《匆匆那年》里陈寻一直难忘穿白裙子的方茴; 《孔雀》中姐姐在离婚后遇到了当年暗恋的军官,她笑着对他说: "我刚才还跟俺弟弟说,你会永远爱着我"②; 《最美的时候遇见你》里,多年后成为职业白领的杨芳芳在街头偶遇曾经的初恋,心里百般滋味,却也只是说一句: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在青春电影中,初恋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正是因为容易失败和不可复制的初恋,青春才更加珍贵,更加难以忘怀,更加值得回忆.
 
  ( 二) 青春妥协论: 以初恋悲剧表现青春的妥协
 
  在经历过初恋的甜蜜后,青春电影在发展部分会体现现实和青春的碰撞.初恋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最美的时候遇见你》 《同桌的你》等校园青春电影对物质至上的主题表达得尤为鲜明.在上文分析初恋失败的原因中即有体现,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现代社会环境对于物质基础的要求,爱情在现实面前不得不妥协.初恋使主角对待爱情的态度从理想主义走向了现实主义,对他们来说,青春就是一个不得不妥协的过程.
 
  《小时代》的导演郭敬明坦言他们这一代生下来就被物质包围,人的成长、青春充斥了各种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的物质.这是他们父辈所不会面临的问题. 《小时代》系列电影描述的初恋感情是与物质挂钩的,物质在电影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它使顾里和顾源两位富家子弟对各自产生吸引力.《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建构的爱情也是现实的,郑微的室友黎维娟向往城市的生活,因为想要跳出县城走向更高处的愿望而放弃初恋爱人,秉承着待价而沽的心态去网罗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好的结婚对象,在她眼里爱情是可以为生活牺牲的.虽然关于黎维娟的初恋在电影里只是辅助线索,但依然能通过这个形象的塑造让观众感受到影片想要传达的: 爱情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青春有的时候不得不妥协.
 
  ( 三) 青春成长论: 审视自身并通过初恋树立爱情观和择偶观
 
  《红颜》《云水谣》 《同桌的你》 《我的青春期》《最美的时候遇见你》等影片在叙事结构上时空跨度都很大,处于全知全能的视角.主角在成年后,再回忆自己的青春时光时既有怀念与追忆,又包含了对当下现实生活的冷静审视.反观自身,初恋之于主人公来说是一次成长.他们通过初恋树立了爱情观和择偶观并且开始审视自身,对青春来说这是一种成长.
 
  初恋除了影响到主人公的爱情观之外,还会进一步影响到择偶观.主角会把第一次失败的经历作为教训,重新开始尝试.青年个体在经历过美丽与哀愁的初恋后,会以失败的情感体验为经验.他们在考虑婚姻的时候会更加理性而不是感性.《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 "女神"阮莞和初恋男友的结局是悲伤的,这段失败的初恋让阮莞在青春岁月里成长了,让她明白爱情有的时候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阮莞最后没有选择和相恋六年的初恋男友赵世永在一起,她选择的是一个懂得照顾她的医生.
 
  注释:
 
  ① 贾樟柯: 《我的边城,我的国》,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年版.
  ② 杨丹珂: 《记忆与讲述---"重返八十年代思潮"的人文学阐释》,山东大学,2010 年.
 
  [参考文献]
 
  [1]戴锦华. 电影批判[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65.
  [2]王晓明. 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 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C].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55.
  [3]陈利辉.《情书》与《美丽的约定》对初恋之刻画的比较[J]. 电影文学,2010( 05) .
  [4]季于峻男,孙宜君. 论近年来中国青春电影价值观导向偏差[J]. 东南传播,2013( 12) .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