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促改革,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通过调查宁化县区域发展现状,分析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为区域发展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宁化县; 农业区域发展; 现状; 对策;
Abstract:To comparative standard the tough tasks that complete the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taking deepening agricultural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as foundation,focus was put on holding emphasis,completing weakness,strengthening basic construction,encouraging reform to promote urban-rur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The problem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were analyzed and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Keyword:Ninghua; agricultural regional development; status; countermeasure;
宁化县是农业大县,农业资源优势显着,特色农产品丰富,农业基础较好。近年来,我们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探讨宁化县特色农业的发展,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全县的综合竞争力;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促改革,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1 发展现状
1.1 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明确发展定位,找准发展路子,补齐发展短板,探索发展模式,推进各村乡村振兴战略"多规合一"规划的实施,进一步抓紧抓实重点项目工作。2020年优先安排培育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计划实施69个项目,共4 650万元,上级专项补助1 610万元,县乡村统筹整合3 040万元。实施项目分别位于石壁镇陈塘村、湖村镇龙头村、泉上镇谢新村、城南镇上坪村、安乐镇谢坊村、曹坊镇下曹村、淮土镇吴陂村、淮土镇凤山村、中沙乡半溪村、安远镇岩前村,涉及9镇10村。主要建设内容:继续完善基础建设完善提升工程,拓宽进村道路,并配套修建水沟、绿化,完善村部阵地宣传设施;继续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裸露墙体粉刷及彩绘、新增垃圾桶、修建竹篱笆、整治池塘、种植绿化苗木等;建设红色文化展示区,改造提升旧址等;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红色展厅、活动中心等产业振兴项目、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公共服务短板。
1.2 着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紧紧围绕做优现代农业要求,依托"两米两茶一稻种"(即河龙贡米、薏米、油茶、茶叶、杂交水稻制种)、蔬果、食用菌、特色养殖等特色现代产业,推进林深水美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2019年完成农林牧渔服总产值47.81亿元、增长4.3%.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业"接二连三".加强品牌建设,目前,宁化县农业"三品"有效用标34家企业38个产品,其中1家企业1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4家企业4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29家企业33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宁化米仁、孔坑茶、河龙贡米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1.3 加紧加快农业产业园落地实施
1.3.1 创建宁化县市级现代种业产业园
区域内(安远镇、水茜镇和中沙乡)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1 020 hm?,有关种业发展的农民合作社6个,杂交种子生产经纪人12人(含个人和组织),引进了湖南隆平、安徽荃银等10家省内外有实力的种子企业在园区设立稳定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
1.3.2 创建现代茶业产业园
创建区域为城郊乡、中沙乡、石壁镇等3个乡镇,规划面积533 km?.园区茶园面积约1 667 hm?,茶叶总产量2 100 t,茶叶总产值1.2亿元。园区现有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全国示范合作社1家,省级合作社2家,注册商标8个,省级名牌商标2个,绿色食品认证企业2家,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1家,SC认证企业4家,已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平台3个,农村科技服务网络示范点8个。
1.3.3 创建宁化县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
农民创业示范基地主导产业"五新"入户率达90%以上,科技进步率达60%以上,良种覆盖率、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全市前列;创建区域现有省级龙头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3家,家庭农场48家。创建区域共有农业"三品一标"有效用标企业8家、11个产品。
1.4 持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投入240万元建设乡镇及农村公厕40座,行政村公厕覆盖率达到约80%;乡镇及农村生活垃圾全部实行"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运作模式,实现了村庄有人保洁,垃圾有人转运处理,做到设施运行常态化、配套管理长效化,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的集中收集和处理全覆盖;13个农村乡镇建成15座污水处理设施,累计建成污水管网约110 km,日处理总规模达到4 030 t,设计出水水质均达到一级B及以上,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以及集镇污水处理率达7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85%以上;投入500万元对高速公路沿线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加大乡镇集市治理整顿力度,配套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1 380万元,实施了17个美丽乡村建设。全县的村庄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1.5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
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县210个行政村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和资产量化与股权设置,正在组建经济合作社。大力培育新型农业主体,新增省级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社4家,新增省级示范场4家,市级示范场3家,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示范村6个。
1.6 农田建设持续改善,土地治理项目成效明显
2019年333 hm?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和省级农田基础设施修复财政补助资金项目进展顺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工程已完成53%、省级农田基础设施修复补助资金项目正进行工程扫尾。2020年1 333 hm?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已进行二次意见征求,初步设计方案即将完成。新增粮食产能项目方面,2019年度建设项目正在施工,效益面积747 hm?,项目总投资1 463万元,目前完成投资900万元,占总投资的61.5%.
2 存在问题
2.1 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宁化县大部分现代农业企业都是以农业产品初生产为主导,它们往往过分重视其农业生产,而忽视附加值更高的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生产效益。农业生产成本高位运行,土地流转、农资、人工工资等生产性支出一直在上涨,加上当地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造成非生产性支出也处于高位,影响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
2.2 乡村人才流失严重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才,乡村中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不多,没有足够吸引年轻人留下来、呆得住的产业,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比较效益差别明显,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都无法与城市相比。在社会资源、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工资水平和福利的差异大,使得很多农村人才不甘在农村发展,大量流向城市,农村常住人口老龄化、低文化的现象十分普遍。
2.3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水平还很低。多数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不全,河道淤积导致灌溉防洪排涝能力减弱。农业基础设施不仅在存量上与新时期乡村发展不相适应,在增量上也不能满足乡村的发展需求。
2.4 村庄规划意识不强
规划意识薄弱,思想和站位角度不够深远。缺少本村自身该有的特点,一味大拆大建,千篇一律,对农村住宅建设、裸房改造等项目,管理意识散漫,建新不拆旧,把关层度不高。
3 发展对策
3.1 强化产业培育,做优做强特色产业
加快发展"两茶两米一稻种"、蔬菜、畜禽养殖等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加大对经营组织的指导扶持力度,促进各经营主体的做强做大,使之能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需要,切实将各类风险降低至最低水平,继续培育烟草、河龙贡米之后的新生支柱型产业,带动更多农民增收。
3.2 实施乡村振兴,留住乡村人才
充分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培育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完善惠农政策,完善农村医疗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积极培育发展壮大产业,促进"家门口"就业,提高农民工资收入;为愿意留在乡村发展的各类人才提供最大的支持与帮助,让他们心甘情愿投身到乡村振兴建设的热潮中。
3.3 强化基础建设,配齐配全基础设施
对照乡村振兴的基础设施建设硬性条件,有序开展建设,确保各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升。要争取项目,积极对接发改、财政、水利、国土、交通和对口帮扶的相关县市,争取他们的支持,尽快推动急需建设的公建项目落地动工;做好村集体增收和公益项目的募捐工作,依靠自身力量,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使更多的公益基础设施早建设、早交付,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3.4 着力乡村规划,推进城乡协同发展
乡村有好的规划,才会有好的发展,农村环境才会更美。按照"五个留住"(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的规划理念,统筹好"山、水、田、林、路、人、文、宅、景、业"等"十要素",把宁化独特的生态优势、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有机融入到村庄规划上,并严格执行,努力建设"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