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中央之所以将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就是因为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 重点梳理了创新人才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创新产出能力等创新要素与经济增长的关联程度, 以内蒙古自治区16年的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 (2001年-2016年) , 运用OLS模型实证分析了三个创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检验结果表明:三个创新指标与经济增长都呈正相关关系, 科技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最大, 创新人才投入次之, 创新产出能力影响最小。
关键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经济增长; 影响;
一、文献回顾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机制改革,资源消耗和人口红利,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后两种方式给中国资源和环境带来的种种恶果表明,仅仅依靠要素驱动经济增长已经不再适应现阶段的中国经济,执此危急存亡的关键时期,党中央明确指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此同时,我国关于创新驱动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也在逐年增多,学术界对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越来越重视。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研究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文献有很多,研究内蒙古有关创新驱动的文献也有一些,但是有关内蒙古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文献比较少。由于内蒙古属于边疆民族地区,相应的文化、资源、环境、产业和我国其他地区不太一样,因此,内蒙古地区的创新要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有可能有差异。鉴于此,本文收集了内蒙古从2001年到2017年创新要素数据,分析和检验了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内蒙古创新驱动影响因素--创新要素分析
1. 创新人才投入分析
创新型人才的投入量对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根据科技活动人员所处的工作岗位不同, 将其分为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政府属研究机构科技活动人员、高等院校科技活动人员三个类型。从数据处理和图像分析来看, 2001年-2016年总科技活动人员占总劳动就业人员的比重不到1%, 内蒙古自治区的整体的创新型人才的比重还比较低, 只有提升创新型人才的比重, 内蒙古才有了经济发展的人力基础。同时在总科技活动人员中, 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活动人员要多于政府属研究机构科技活动人员, 多于高等院校科技活动人员, 反映出内蒙古的科技活动人员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工业企业, 这也符合内蒙古地区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同时, 高等院校科技活动人员数量非常低, 作为科学研发的重要学术机构, 这种现象对内蒙古的科技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提升高等院校科技活动人员的数量也将成为自治区当前一份重要的工作。
2. R&D经费投入分析
R&D经费投入量对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根据科研经费的用途不同,将R&D经费总支出分为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三类。从数据处理和图像分析来看,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在R&D经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大概占到70%-80%,这反映出大部分创新经费都用于开辟新的应用方面,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将更多的经费用于实践探索,而不是书本化的理论研究。此外,还可以看出R&D经费总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1%,占比还是比较小的,这对内蒙古的经济增长是不利的,各级政府应该适当增加R&D经费总支出,尤其是试验发展经费支出。
三、模型分析
1. 指标选取与说明
本文中使用的数据都是年度数据,为2001年至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Y)来表示经济增长,在该模型中是被解释变量。影响创新驱动的因素有很多,在本文中选取了比较重要的三个指标作文模型的解释变量,分别为:X1:总科技活动人员与总劳动就业数之比;X2: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生产总值比;X3:专利申请受理量三个指标。
2. 实证分析
为了能够定量分析研究模型中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利用软件Eviews8.0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建立了如下方程:
该模型的拟合优度系数很高, 表明该模型的整体效果很好。且F统计量也有显着地提高, 残差序列的相关性也显示不存在序列相关, 由此该模型的有效性可以得到充分的支持。
四、政策建议
自治区的各级组织应该加大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力度,针对人才培养,政府应该深化各层次教育体制改革,做到培养人才从娃娃抓起,这是提高创新型人才的根本措施,但是这样的改革需要时间一步一步去实施,而如果想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创新型人才的质量,最好的办法就是人才引进,政府应该适度增加人才的福利待遇,以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内蒙古经济增长服务。
政府需要增加科研活动的经费投入,并且要多元化创新投入的去向,既要加强高校科研机构的经费投入,也要加强企业的经费投入,同时还要完善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创新成果连接机制,保证科研成果真正应用于实际生产活动中,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形成创新驱动永久动力。
各级组织还要提高创新研发效率,加快创新成果转化。自治区应该对创新研发能力强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提高对他们的科研经费投入。同时,还要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证发明者的创新成果能够得到充分尊重,只有这样,创新积极性才能得到加强,更多的创新发明才会应用于实际生产之中,进而才能促进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 任保平。以创新驱动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3 (4) .
[2] 曹俊勇。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实证分析----以广东江门为例[J].技术经济, 2016, 30 (2) .
[3] 朱苑秋, 谢富纪。长三角大都市圈创新要素整合[J].科学学和科学技术管理, 2007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