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执行策略分析

发布时间:2014-04-10 05:24:16
   摘要:经济政策内容是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尤其是作为整体调控的宏观政策内容, 必须在优化整体发展思路的基础上, 以更加丰富的内容与完善的策略应对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环境。由此, 本文从新常态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征入手, 对调整的执行策略进行分析并以货币政策、财税体制、经济要素、行业产能这四个方面展开探究, 为改革政策执行与优化献策献计。
  
   关键词:宏观经济; 政策调整; 经济结构;
 
  
  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使我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明显转变, 并逐渐产生了经济环境下的新型发展常态。然而在内容上, 经济运行中出现明显的不平衡特点, 并在过快发展的过程中, 隐藏了诸多问题, 一旦经济环境方发生异动, 势必会引发系列的经济波动, 并为发展的持续性造成明显的阻碍。由此, 必须在宏观政策条件上做出调整, 以适应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环境。
  
  一、新常态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征
  
  当前市场环境中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内容上需要保持对称性的经济结构, 并着重强调经济增长内容的持续性, 由此形成新型的经济发展新常态。在构成上, 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 要求经济内容的平衡性与统一性, 尤其是在我国经济战略转型的新型发展时期, 必须深刻落实新常态的发展需要, 并在结合各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的基础上, 对宏观经济内容进行有效控制, 从而更好的展现出政策的框架性作用, 在深化理念的同时, 展现宏观经济调整的价值优势。
  
  同时, 宏观政策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在市场经济时代的应用, 有很强的实用效果, 尤其是在稳定经济、调整发展结构等内容中, 可以发挥出典型的优势作用, 并为实现经济快速转型, 提供重要的基础性服务内容。在特征表现上, 宏观经济政策必须在保证经济发展持续性的基础上, 对企业融资环境与条件进行优化, 并通过政策引导的内容, 帮助企业优化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 从而更好的适应发展需求。另外, 宏观经济政策在内容上, 具有明显的非政府性特征, 是通过政策对于市场的导向作用, 完成对经济发展方向与内容的控制, 通过政策的主动性, 影响经济主体与投资行为, 作为市场性的“对立”条件而存在。
  
  二、新型宏观政策调整的执行策略
  
  (一) 调整货币政策, 创建宽松市场环境
  
  近年来, 我国的经济增长中的压力条件持续增加, 经济结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执行策略进行优化, 而其中最为基础的调节性政策内容, 就是对货币政策的调节, 通过营造宽松的市场环境, 发挥市场化的调节优势, 从而更好的凸显市场自主化的完善内容[1].
  
  2018年, 我国的经济增速目标依然控制在6.5%左右, 政府正在通过积极的应对措施, 缓解经济增速的放缓水平, 从而预防市场性的通货紧缩。在策略内容上, 通过对货币政策的开放, 改变稳健型的发展策略, 并使其能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在实现降息降准的同时, 加快货币工具创新性的发展, 将诸如抵押贷款、借贷便利等内容应用在市场环境中, 有效的带动货币的流动性水平。通过对货币流动性的调节, 可以有效减少银行的金融管理风险内容, 并在减少外汇占有款项的同时, 完成宽松化市场氛围的建设, 使企业的短期融资成本得到缩减, 从而更好的带动市场化的发展条件。
  
  (二) 加快体制升级, 推进财政税收建设
  
  完善财政税收体制的建设内容, 是经济发展进程中长期化的宏观调控内容, 必须在新常态下的经济优化中, 重点强调该项内容的应用价值, 从而使其更好的展现出作为经济调节杠杆的工具性条件[2].为此, 政府必须进一步调整结构性赋税条件, 并帮助企业完成税负的减免, 增加其市场操作中的生产与发展活力。
  
  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政策中, 政府部门必须持续性的增加公共支出内容, 并更多的将资金条件应用在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完善就业、优化医疗等内容中, 从而更好的为市场经济服务, 提高社会发展的稳定性条件, 在基础条件上对经济内容进行支撑。
  
  (三) 拉动经济增长, 活化经济发展要素
  
  资本、土地、技术等内容, 作为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条线, 必须在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 发挥出功能性优势, 并在新常态下的经济环境中, 为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态势而贡献基本动力条件[3].
  
  首先, 在加快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 政府需主动降低自身在资源配置中的管理作用, 并通过对市场规则的引导, 实现资源配置条件的合理化发展。同时, 通过简政放权内容的推行, 使自身的权利与责任能更加清晰的得到定位。尤其在能源型资源的管理内容中, 需发挥市场调节的优势, 在明确政府监管地位的同时, 减少并消除政策壁垒条件, 为市场的开放化创造条件。
  
  其次, 需加深国有企业的市场化建设, 通过市场资本条件的介入, 与企业化管理方法的执行, 使传统的国企表现出新型的市场活力, 在降低政府干预条件的同时, 让国企能更好的发挥出资源优势条件, 提高市场活动中的竞争力条件, 并在混合所有制的引导下, 巩固市场地位,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构建。
  
  第三, 金融体系的改革, 也是适应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内容的必要手段, 并在优化利率优势的同时, 在市场金融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展现价值。通过存款保险制度、开放金融市场、加快市场资本化、改革外汇体制等系列内容的优化与改革, 可以更好的实现我国金融系统的完善, 完成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目标与内容。
  
  另外, 土地改革与技术创新, 都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构成因素。土地改革中, 需在加快我国土地流转机制的同时, 从农业结构调整入手, 加快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 为整体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创造基础条件。在技术条件上, 需将知识产权保护内容作为维护生产力创新的根本, 并在创新发展驱动的内容上, 从政策角度出发给予科技创新一定的支持内容, 从而更好的实现科学成果向经济优势转化效率。
  
  (四) 淘汰过剩产能, 提高企业发展活力
  
  产能过剩, 是经济高速发展中, 典型的隐患条件, 在我国诸多行业与领域范围内, 都存在这不同程度上的产能过剩问题[4].在经济结构上执行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 必须在此项问题中进行优化, 从而减低企业成本消耗水平与债务危机条件, 使企业能在“轻装上阵”的条件下, 在经济新常态中焕发生机。
  
  策略内容上, 首先需通过对市场需求条件的激发加快过剩产能内容的消耗。通过对行业与产业范围内落后生产方式的淘汰, 实现资源条件的整合管理。同时, 政府部门需在企业破产清算的内容上进行优化, 对长期停产的国有中小企业, 进行财产清算, 减少政府部门的财政负担, 环节财政经济压力。另外, 在政策性资金的使用中, 政府部门需对重点发展行业与企业, 给予一定条件的项目补贴, 积极的顺应经济新常态下的结构调整内容, 并在税收条件上执行减免政策, 为发挥经济发展效率, 实现增长结构稳定, 创造动态的平衡条件。
  
  三、总结
  
  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问题, 需通过宏观政策条件进行优化, 并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 使经济发展内容与市场发展环境相适应, 从而更好的表现出发展的持续性与稳定性。通过开放货币政策、加快财税体制建设、活化经济发展要素、淘汰过剩产能等政策内容的执行, 可以有效的对经济发展内容进行优化, 保证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庆斌, 师倩。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的影响:理论与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 2017, 40 (09) :75-98.  
  [2]袁军。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转型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 (中英文) , 2017 (14) :168-169.  
  [3]陈胜蓝, 李占婷。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J].世界经济, 2017, 40 (07) :169-192.  
  [4]陈彦斌, 刘哲希。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体系面临的困境与改革方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6, 30 (05) :12-20.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