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树名木保护地方性法规的内容与不足

发布时间:2015-04-07 03:57:50

  摘    要:随着地方政府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重视,我国古树名木保护地方立法进程加快。本文对已经出台的15部古树名木保护地方性法规出台时间、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发现:古树名木保护地方性法规中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权责利不对等、处罚标准不合理等问题。在研究基础上,提出完善古树名木保护立法的建议:加快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国家立法,逐步完善地方立法,进一步理顺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古树名木保护补偿制度和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等。

  关键词:古树名木; 地方立法; 保护; 管理体制; 补偿制度;

  作者简介: 王枫(1986-),男,河南省驻马店人,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生态经济、古树名木保护管理; 陈幸良(1964-),男,贵州省黔东南州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林业生态工程、林业政策;

  基金: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财政专项"古树名木保护立法调研"(编号:2130205);

  Abstract:With the attention of local governments to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the local legislation process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protection in China has been accelerated. This paper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the time and main contents of the 15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protection local ordina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for example, the local ordinance management system was not smooth, the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were not equal, and the punishment standard was not reasonable. On the above,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perfecting the legisla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Speeding up the promotion of national legisla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gradually improving local legislation, further rationalizing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establish the compensation system for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and to strengthe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Keyword: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local legislation; protection; management system; compensation system;

  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来的珍贵遗产,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生态和经济价值[1].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要求,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迫切需要,是保护生态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崇拜树木、保护树木的优良传统,因此一大批古树名木得以保存。改革开放以来,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越来越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各级政府特别是林业主管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但是,当前我国古树名木保护中仍然存在着保护措施不力、古树名木破坏严重、大树古树进城现象十分普遍、违规乱挖滥移、古树名木原有的生境和价值被破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古树名木的健康成长,亟须通过立法进行保护。法规是对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定文件的总称[3].目前国家层面的古树名木保护立法进度迟缓,尚未制定正式的法规,仅有住建部2000年发布的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然而在古树名木保护地方立法上,我国地方政府立法保护古树名木的积极性较高,相继出台了专门的古树名木保护法规,成为推进我国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力量。

  国内学者对于古树名木保护的相关研究整体较少。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古树名木的现状调查和保护[4,5,6]、综合价值或单项价值评估[7,8,9,10,11]、居民保护古树的支付意愿[12,13,14]等方面。有部分学者从我国古树名木保护立法的视角进行了研究,如周海华在分析古树名木资源法律的结构、内在特点以及亟待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古树名木资源立法及保护的构想[14],林震从我国各地古树名木保护立法实践出发,提出了制定国家层面古树名木保护的法规的建议[15].整体而言,现有关于古树名木保护立法的研究多理论分析,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本文通过对古树名木保护地方立法的发展历程、现状及主要内容进行研究,分析我国古树名木保护地方立法存在的不足,为其他地区乃至全国的古树名木保护立法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价值。

  1 古树名木保护地方立法的现状

  1.1 古树名木保护地方立法发展历程

  从1983年上海市颁布第一部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2002年修订为《上海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备资源保护条例》,原管理规定废止)到2019年底贵州省通过古树名木大树保护条例,我国已有15个省份颁布了地方性的古树名木保护法规(表1)。从地方立法的发展历程来看,各省古树名木保护法规在制定时间上比较连续相对集中。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陆续有不同省份出台或者修订古树名木保护法规,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古树名木保护事业的发展。同时,从出台时间上看,古树名木保护法规的出台时间相对集中,15部法规中的有13部都集中在2000-2004年、2009-2014年、2017-2019年3个时间段出台。

  第一阶段,2000-2004年。1996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加强保护古树名木工作的通知》及《实施方案》,2000年住建部发布了《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两个规范性文件和部门规章的发布提升了各地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重视,推动了地方古树名木保护的立法进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江西省出台了古树名木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上海市在《上海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形成了《上海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备资源保护条例》。

  第二阶段,2009-2014年。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理念,并写入"十七大"的报告。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理念。全国各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加快。针对部分地区移植大树古树进城的现象,2009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禁止大树古树移植进城的通知》,并于2013年国家林业局又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和严格规范树木采挖移植管理的通知》。这一时期,安徽、湖北、陕西、海南和河北5省相继出台了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或管理办法。

  第三阶段,2017-2019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古树名木保护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对重要生态系统和物种资源实施强制性保护,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及自然生境";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要"全面保护古树名木".原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将"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和复壮,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作为保护林地资源的重要内容,将"古树名木保护"作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建设的重点。2016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意见》,并于2017年开展了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这一时期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广西、浙江、山东、四川和贵州等省(区)相继出台了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或管理办法。

  纵观我国古树名木保护地方立法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国家政策和古树名木保护主管部门的积极推动,提高了地方政府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重视,推动了地方立法的蓬勃发展。

  1.2 古树名木保护地方立法的现状

  从法规效力来看,已经颁布的17部地方性古树名木保护法规中,省级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地方性法律有9部,省级人民政府颁布的地方政府法规有6部。依据我国《立法法》规定,地方性法规的法律效力要高于地方政府规章。

  从已经颁布法规的地区分布来看,北京、天津、上海3个直辖市已经出台古树名木保护的法规。山东等东部2省份,安徽、江西省中部3省份,以及新疆、四川等西部5省份都颁布了地方性的法规。由此可见,地方政府对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视程度是影响当地古树名木保护法规建设的重要因素,新疆、陕西等地的经济并不发达,但这些区域却较早出台了古树名木保护的法规。

  从已颁发的地方性法规的条款数来看,古树名木保护法规的条款数量呈显着的上升趋势。2004年之前出台的地方性法规的条款数量大多在30条以下,之后出台的法规的条款数量逐步增加。2019年12月通过的《贵州省古树名木大树保护条例》条款数量达到52条。地方性法规对古树名木保护的规定更加详细和完善。

  2 古树名木保护地方性法规内容

  古树名木保护法规为依法、科学保护古树名木提供了坚强保证,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各项工作有着规范和指导作用。已经颁布的地方性法规大多包含了总则、古树名木的认定、养护、管理和法律责任等章节。

  2.1 古树名木保护法规的适用范围

  在法规的适用范围上,上海等10省(区、市)出台的法规规定本行政区域内适用。北京未作明确规定。四川、浙江、海南和新疆等4省(区)对法规的适用范围作出了特殊规定。如四川规定:分布在原始林外,经依法认定和公布的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活动。浙江强调经依法认定的古树名木。福建强调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古树名木。海南和新疆等省(区)分别规定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和国有林区的古树名木不纳入当地古树名木保护法规的适用范围。

  2.2 古树名木保护的管理体制

  古树名木的分布横跨城乡,在管理权限上分别属于林草和城市绿化主管部门。各级绿化委员会负责本区域古树名木保护的组织协调工作。纵观全国各地古树名木保护法规对管理体制的规定,基本上遵循了"综合协调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大多数古树名木保护法规规定:县级以上绿化委员会统一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县级以上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范围,负责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

  2.3 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经费和管护经费

  保护经费是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重要支撑。现有15个省(区、市)发布的法规中,未表述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或设立专项经费的有北京、天津和新疆3省(区)。同时,3省区明确规定管护费用由责任单位或个人承担,确有困难的,由当地主管部门给予适当补贴。其他12省(区、市)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或者设立专项经费进行古树名木保护。其中关于古树名木和管护经费问题的规定主要分为3种类型:①日常管护费用由责任单位或个人承担,确有困难的,由主管部门给予适当补贴。这一类型的省份较多,有上海、陕西等6个省份;②管护费用由政府承担。这一类型的有广西;③未明确日常管养护费用的承担人。这一类型的有江西、河北等5个省份。

  2.4 古树名木的鉴定、认定和公布

  古树名木的鉴定和公布是掌握本地古树名木资源状况,开展保护管理的重要前提。根据17个省(区、市)出台的法规,关于古树名木的鉴定、认定(确认)和公布等流程可以分为以下5个类型:①由绿化委员会组织鉴定,报同级政府认定后公布。安徽省规定一、二、三级古树(名木按一级古树管理)分别由省、市、县级绿化委员会组织同级古树名木保护主管部门鉴定,报同级人民政府认定后公布;②由各级古树名木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报同级政府部门同意后公布。江西省规定古树名木按保护等级分别由省、市、县级古树名木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并报同级政府同意后予以公布。贵州省规定所有均由省级主管部门负责认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向社会公布;③由县级古树名木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鉴定并公示,按保护等级分别由省、市、县级人民政府认定并公布。这一类型的较多,有广西、山东、浙江、四川、海南等5个省份;④由省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鉴定,按保护等级分别由省、市、县级人民政府认定并公布。这一类型的是湖北省;⑤其他类型。如北京市规定,本市古树名木由市园林、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和公布。河北省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古树名木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古树名木的认定工作。

  2.5 古树名木的移植保护

  各省(区、市)出台的法规均坚持了"原地保护"的原则,要求有关建设项目涉及古树名木的,应当制定保护方案,采取避让保护措施,报相关部门批准或备案后方可施工。因特殊原因确实无法避让的,须制定移植方案、提交相应申请材料,经批准后方可移植,且移植及移植后5年内的养护等费用由申请移植单位承担。各地法规根据古树名木审批权限的不同,大致可分为5种类型:①古树名木的移植由省级政府进行审批。主要有北京、天津、上海3市;②按照管理权限进行审批。一、二、三级保护的古树名木分别有省、市、县级人民政府进行审批,主要有安徽、海南和新疆3省(区);③由省级古树名木主管部门审批。这一类型的有湖北省;④其他类型。江西省规定一级和二级的保护古树名木由省级人民政府审批,三级保护的古树由市级人民政府审批;广西规定特级和一级保护的古树由省级人民政府审批,二级和三级保护的古树由市级人民政府审批;贵州省规定古树名木的移植由县级古树名木保护主管部门进行审批。⑤未明确规定审批部门和程序。四川、山东等4省未明确规定移植的审批程序,仅笼统提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审批。

  2.6 破坏古树名木的处罚

  各地在制定古树名木保护违法行为的处罚时主要依据《森林法》和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古树名木价值和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处罚标准。各省(区、市)关于古树名木处罚的规定有以下特点:①按照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根据破坏古树名木保护设施,对古树名木损害程度、非法砍伐、移植等违法行为设置不同的处罚标准。②处罚以具体金额和古树名木损失价值倍数相互结合。对于轻微违法行为,处罚以具体金额为主,对于砍伐和移植等严重违法行为,处罚标准以具体金额和损失价值倍数相互结合。③不同省区市处罚标准差别较大。各地对于轻微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相对一致,一般为200-1000元之间。对于非法砍伐、移植等严重违法行为,除山东、河北等5省区未做明确规定外,其他省份都出台了相应的处罚标准,但数额差别较大。从规定具体处罚金额来看,如四川规定砍伐一级古树的,处以100-200万元罚款,而上海市规定的处罚金额为3-30万元,处罚金额相差数10倍。

  3 古树名木保护地方性法规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相关地区出台的地方性法规显示出我国古树名木保护法制化的进步,对古树名木保护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古树名木保护地方性法规还存在以下问题。

  3.1 部分区域尚未出台专门立法

  目前我国还有14个省(区、市)没有出台古树名木保护方面的法规。其中,内蒙古、云南、湖南、山西等省(区)古树名木资源丰富,是我国古树名木的主要分布区域,古树名木保护相关地方性法规的缺失将影响古树名木保护的力度。我们注意到,内蒙古自治区虽然未出台省级层面的古树名木保护法规,但2018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呼和浩特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湖南省14个地级市中已经有12个市出台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省级层面的立法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3.2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体制有待理顺

  虽然大多数古树名木保护地方性法规规定:县级以上绿化委员会统一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县级以上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但在具体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我国古树名木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其管理部门涉及林业、园林、城建、公路、水利、文物、宗教等,呈现"多龙治水"的局面,缺乏有效统一的行政管理部门。由于古树名木分布广,生长年限长,使得部分树木无法确认其产权单位或个人,使得保护工作中容易出现责任不清、职责不明,管护上存在漏洞甚至真空。各地关于开展古树名木普查、鉴定、认定、公布和挂牌的主体和程序不一,类型多样,管理的有效性亟待加强。

  3.3 古树名木保护的权责利不对等

  目前已经出台的地方性法规,义务性规则偏多。古树名木保护的权责利不对等,古树名木所在地的单位和个人承担了过多的责任。已经出台的17部古树名木保护法规中,管护费用明确由政府承担的只有广西,有9个省(区、市)明确规定古树名木养护的费用由养护责任单位和个人承担,只有在抢救、复壮时才可给予适当的补贴。大部分法规还明确规定养护责任单位和个人应按照养护技术规范进行日常养护,否则造成古树名木死亡或其他伤害时,还要受到罚款或其他行政处罚。各省(区、市)古树名木保护法规涉及到养护单位和个人的,凡乎全部是义务性规定。权责利不对等势必影响责任单位和个人保护管理古树名木的积极性,部分地区在古树名木普查中出现了瞒报、拒报等现象,影响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开展。

  3.4 处罚标准的合理性有待商榷

  合理的处罚标准是实现良法善治的重要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条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16].梳理已经出台的古树名木保护地方性法规发现,现行的处罚标准的合理性有待商榷。一是部分法规处罚标准不明确。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对造成古树名木死亡的,应依法赔偿经济损失。山东省对于对于非法砍伐、移植严重违法行为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仅提到"造成古树名木名木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但没有提及具体的处罚标准。二是处罚标准宽泛。如上海市规定对于砍伐一级保护的古树、名木的,每株处3万以上30万以下罚款。浙江省规定对于严重破坏古树名木的行为,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处罚的标准宽泛,行政执法机构的自由裁量权较大,处罚标准亟待细化。三是处罚标准的依据不足。由于国家层面尚未完成古树名木保护的专门立法,各地在出台古树名木保护法规处罚标准时依据不足。主要依据《森林法》、《城市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别是对于非法采伐和移植古树名木的行为处罚标准制定的法律依据不足。

  4 建议

  2019年,我国新修订的《森林法》第四十条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古树名木和珍贵树木。禁止破坏古树名木和珍贵树木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17].2020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有关问题的批复》指出:古树名木属于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规定的"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18].非法移栽珍贵树木,以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定罪处罚。相关法规的完善为推进古树名木保护立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根据本文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5个方面的建议:

  加快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国家立法。国家层面的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的缺失,使得古树名木保护责任主体不明确、专项经费难落实、处罚无依据。随着《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以及各省(区、市)古树名木保护法规的相继出台,国家层面的立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建议由国务院制定出台《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使古树名木保护有法可依。在《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出台前,应由有关部门制定出台《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利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古树名木买卖、非法移植行为,切实保护好古树名木资源,也为地方出台相关法规提供法律依据。

  完善地方古树名木保护立法。加快古树名木保护地方立法,是解决当前古树名木保护突出问题、保障古树名木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古树名木保护应以法律形式强调,形成一套科学、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一是对于尚未出台古树名木保护法规的地区,应当尽快纳入立法规划,早日进入立法议程。特别对于古树名木资源丰富,破坏行为较严重的地区,建议由省级人大常委会制定专门的法律规范进行保护。二是要加快地方性古树名木保护法规的修订工作。对于长期未修订、已经不适应当地古树名木保护实际的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提升当地古树名木保护法规的科学化水平和质量。三是尽快出台相关的实施细则或者配套政策。针对古树名木普查、鉴定、认定、公布、管护、处罚等环节出台更加明确的实施细则,提高古树名木保护法规和规范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古树名木价值评估、社会公众参与古树名木保护的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完善古树名木保护制度。

  进一步理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体制。一是要进一步明确"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体制",落实绿化委员会在古树名木保护中的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职能。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为本行政区域内古树名木保护的主管部门,分别负责城市规划区以外和城市规划区以内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财政、城乡规划、文化旅游、宗教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二是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开展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省、市、县古树名木保护主管部门分别负责一级古树和名木、二级古树、三级古树的普查、鉴定、认定、公布和挂牌工作。三是严格古树名木移植的审批,为了落实原地保护原则,切实保护好古树名木及其生长环境,对于确需移植的古树名木应当完善审批程序,严格进行审批。建议由省级古树名木保护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进行审批。

  建立古树名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针对古树名木保护中的责权利不对等问题,借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内涵,积极探索建立古树名木保护补偿制度。一是健全古树名木产权制度,加强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挂牌,建立统一古树名木产权信息平台。二是科学界定古树名木管护责任单位和个人的权利义务,综合古树名木保护价值、古树名木产权所有人和管护责任人管护投入、损失的机会成本等因素,推进古树名木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力量投入为补充、古树名木所有人和管护责任人得到合理补偿的古树名木生态保护补偿运行机制。三是加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古树名木资源集中区域和重点分布区域的财政支持力度。

  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一是加强科学研究,推动古树名木保护科技创新。围绕古树名木抗衰老、抗病虫、复壮树龄测定等组织开展保护技术攻关,突破科技瓶颈,提高古树名木的保护成效。二是积极研究制定古树名木生长环境监测、价值评估、日常管护和专业管护、抢救复壮等技术规范,建立健全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的技术标准体系。三是加大古树名木保护技术推广力度,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普及推广实用技术。
  参考文献
  [1] 全国绿化委员会。全国绿化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意见[J].国土绿化,2016,(2):8-10.
  [2] 四位院士、十位教授联名呼吁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刻不容缓[J].中国林业产业,2014,(6):68-70.
  [3]毕于运,高春雨,王红彦,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管理国家法规综述与立法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8):1-10.
  [4]尹俊杰,黄三祥。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问题及对策[J].北京园林,2014,(1): 3-8.
  [5] 焦传兵。青岛市古树名木调查、评价及分级保护[D].济南: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6]黄蓉,吴永华,汉梅兰,等。兰州市单株古树名木资源组成和分布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5):182-188.
  [7]王碧云,修新田,兰思仁。古树名木文化价值货币化评估[J].林业经济问题,2016,36( 6): 565-570.
  [8]林思平。古树名木资产评估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9]米锋,李吉跃,张大红,等。北京地区林木损失额的价值计量研究--有关古树名木科学文化价值损失额计量方法的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 (S2):141-148.
  [10]王继程。古树名木综合价值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1]杨娱,田明华,秦国伟,等。城市古树名木综合价值货币化评估研究-以北京市古树"遮荫侯"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6):185-191.
  [12]董冬,周志翔,何云核,等。基于游客支付意愿的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经济价值评估--以安徽省九华山风景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 (11):1334-1340.
  [13] Wendy Y. Chen. Public Willingness-to-pay for Conserving Urban Heritage Trees in Guangzhou, South China[J]. 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2015,14(4):796-805.
  [14]雷硕,马奔,温亚利。北京市民对古树名木保护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4):73-79.
  [15]周海华,王双龙。我国古树名木资源法律保护探析[J].生态经济,2007,(3):153-155.
  [16]林震,刘宇。古树名木保护立法的实践[J].生态文明新时代,2018,(2):35-40.
  [17] 李富栋。行政处罚诉讼案件比例原则适用研究[D].包头: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EB/OL].(2019-12-28)。http://www.forestry.gov.cn.forest.naihes.cn/main/3949/20191228/204438950228990.html
  [19]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有关问题的批复[EB/OL].(2020-3-20)。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